职位推荐
- 珍格医疗-临床销售 15001-20000
- 地奥制药-医药代表 6001-8000
- 普利德医疗-医疗设备销售经理 面议
- 大唐-兼职招商经理 面议
- 景德中药-直营经理 6001-8000
- 安邦医药-省区招商经理 8001-10000
- 恒瑞医药-医药信息沟通专员 6001-8000
- 黄河中药-学术讲师 8001-10000
发布日期:2011-03-02 浏览次数:234
“被迫”的就业
“跳,还是不跳”,这个两难选择,自春节前到现在,一直纠结着王伟的心。去年刚毕业的他目前就职于郑州市一家文化公司,从事文案工作。这是他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满打满算干了还不足半年。每月1100元的工资,与他刚毕业时的期待相差一大截子,这使得他有了想跳槽的打算。
这个春节,烦躁的情绪一直伴随着他。王伟的老家在许昌农村,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种田人。一家人辛苦劳作挣钱供他读完了4年大学,还欠下了几万元债务。家人都期盼着他毕业后能够找份体面且赚钱的工作,好让这个深陷债务的家庭尽快日子好过起来。然而,未曾想到的却是,随着王伟的大学毕业,不但没能让家庭扬眉吐气起来,反而又给家中增添了一份烦恼和负担。
在大三下半年,王伟已开始着手制作简历。学工商管理专业的他当时的心愿是能够到事业单位或者国企单位工作,可等拿到《毕业证》离开学校时,他迷茫了,心里倍感失落。虽然走出校门前他也得到几家公司面试的机会,可他总觉得不适合自己,最终还是放弃了。有一些适合他的单位和国企,可自身条件又不够,想进又进不去。
毕业后,他与同班好友在都市村庄合租了一个标准间。每天忙的事情就是到各个人才交流中心寻找适合的工作,白天到招聘会现场,晚上在网吧网上投递简历。一晃三个月过去了,平时省吃俭用积攒的钱也花光了,工作还是没着落。心灰意冷的他决定“逃离”这个熟悉的城市,准备南下广州寻找更宽广的天地。就在这时,通过同学帮忙,一家文化公司的橄榄枝伸向了他,虽然公司不大,待遇不高,但挺轻松。最起码能解决“温饱问题”。就这样,在生存的逼迫下,王伟也被迫地走向了社会,拥有了第一份工作。
第一天到公司报到,王伟对自己的美好未来充满了憧憬。他下定决心一定好好工作,混出个样子来。可美好的憧憬只在心中短短存留了两个月就变成了心灰意冷,他发现自己与这家公司各方面都不协调,这让他非常苦恼。可马上又面临着春节的到来,辞职也不现实,只好硬着头皮继续苦撑着。
春节回家,父母问起工作上的事情。他深感愧疚,每次都以其他话题搪塞过去。大年初六一过,王伟就“逃”回了郑州。
回到郑州后,他在出租屋中蒙头大睡了三天。然后每天都是泡在网吧,在网上继续投递简历寻找机会。
记者在调查采访中发现,类似王伟这样的“被迫”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还有很多。每年春节后,都会涌现出许多“骑驴找马”的人。
缘何频现“跳早族”
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可是一些大学毕业生为就业找工作难而发愁时,另一些已经就业的毕业生在频繁跳槽,成了职场“跳早族”。为什么这些毕业生们加入企业时“高高兴兴上班来”,最后却“陆陆续续离职去”呢?
一位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坦言,前几年为促进大学生就业,教育部门曾一度提倡“先就业再择业”,但这一观念容易让学生产生误解走极端,因为它抵消了学生的敬业精神和企业忠诚度。这是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从自己的工作出发而提出的口号,忽视了对大学生综合就业理念的树立,应当调整。毕业生离职的情况频繁发生,“吃亏”的企业很可能在下一年度减少或取消校园招聘的名额,形成“往届生跳槽频、应届生求职难”的恶性循环。
此外,现在的大学生普遍缺乏生涯规划和职业定位,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及用人单位需求状况也不去主动了解,毕业时难免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对自己的性格、兴趣、特长、优势、劣势、潜能等缺乏科学分析,求职就业一窝蜂,几千人甚至上万人像赶集一样参加招聘会,四处撒网,没有明确目标。有的毕业生是学国际金融、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时却只跟着其他同学,随大流找感觉,根本没有自己的终极目标。
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半年内离职率(曾发生过离职)约为38%,三年内平均工作单位数为2.0个。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毕业学校的层次越高,离职率越低。
据劳动部门的最新调查发现,2010届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较高,理想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还表现在:毕业生对自己估计过高,眼高手低;对薪水、福利待遇等要求过高,不顾自身的条件,导致用人单位不敢接收;片面追求大城市,不愿去小城市发展;对单位选择过高,非要走独木桥不可——考公务员;有的希望进大单位,对小企业不感兴趣,致使高不成低不就。
对于频繁出现的大学生“跳早族”现象,职场专家指出:对职场新手个人而言,频繁离职也会对职业生涯产生负面影响。初涉职场就要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若刚开始工作就总是“三分钟热度”,形成定势的话,不利于新手们的职场进步,以后再找工作时,一份“三年打五份工”的简历也很难赢得未来雇主的信赖。
在一项网络调查中,网友们对“跳早族”的态度都比较理性,有70%的受访者认为“跳早族”增多会让社会变得越来越浮躁,这些人觉得,“跳早”不利于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对于用人单位而言,“跳早”会让用人单位浪费培训新员工的成本。还有一部分网友赞同跳早,他们称,早“跳槽”利大于弊。“不跳槽就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对于一些“跳早族”大学生频繁跳槽现象,职业规划咨询公司的专家认为:“浅尝辄止”的工作经历太多,不仅不能为求职带来加分,反而会令企业觉得没有安全感,失去信赖。而对职场新人个人而言,频繁离职也会对职业生涯产生负面影响,付出高昂的“隐形代价”。频繁离职看似很爽气,一不顺心就离职,其实是剥夺了自己在行业内积累专业技能、人脉的机会。
此外,专家还建议,毕业生在求职前务必要明确自己的定位,一定要清楚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擅长与不足,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同时准确评估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在充分了解职业信息的基础之上,结合当前的职业机会来设定职业目标,并制订短、中、长期的职业规划。在职业生涯发展初期,可以允许“尝试”,但一定要把握好“度”。若是出现了职业困惑和不适应,应及时调整心态,或尽快到专业机构寻找帮助。
总之,在目前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作为高校毕业生,要做好走入社会和职场的准备,认真分析自身的各方面条件,做好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珍惜每一份来之不易的工作,理性对待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走稳走好工作之路。idxdy0003
300多万优质简历
17年行业积淀
2万多家合作名企业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