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位推荐
- 珍格医疗-临床销售 15001-20000
- 地奥制药-医药代表 6001-8000
- 普利德医疗-医疗设备销售经理 面议
- 大唐-兼职招商经理 面议
- 景德中药-直营经理 6001-8000
- 安邦医药-省区招商经理 8001-10000
- 恒瑞医药-医药信息沟通专员 6001-8000
- 黄河中药-学术讲师 8001-10000
发布日期:2011-03-08 浏览次数:422
深圳是全国首个电子商务示范城市,IT业是创业的首选之一。图为与深圳大学毗邻的深圳高新区一角。
2011年,深圳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度过了特区成立30周年,深圳面对的是下一个30年的发展。
深圳30年的改革开放史,不仅是一部敢闯敢试的创新史,同时也是一部浓墨重彩的创业史,造就了华为、腾讯、朗科、比亚迪等一批优秀高新科技企业。
有一位经常走动于上海和深圳的台州商人深有感触地说:“上海是成功者的乐园,深圳是创业者的天堂。在深圳这个地方,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创业的激情。”
深圳的发展,正是基于一个个个体的创业创新,而具有深圳特色的创业体系和格局,则让这座城市成为创业者成就梦想的摇篮。
扶持创业,拿出真金白银
2009年,深圳成为创建国家级创业型试点城市。
当年,深圳出台了《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意见》,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引导、税费减免、小额贷款等一系列扶持政策。这是深圳第一部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综合性、系统性、纲领性文件。
深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管林根介绍,创业新政策构建了多元化、多层次的政策支持体系,首次增加了资金资助、创业补贴、以创业带动就业奖励等多项鼓励措施,特别强化了创业人员的社会保障。如小额担保贷款额度从原来的3万元提高到10万元。
深圳还为创业者提供了创业者场租补贴、社保补贴、创业补助等多项支持,每个符合条件的创业者3年内获得的各项补贴、资助累计最高可达10万元。同时还对创业失败者提供保障,可获得一年的创业失败社保补贴。
鼓励创业的政策吸引了大批国内外优秀人才聚集深圳,不同成长背景、文化背景和专业背景的群体在深圳创业,使得这座年轻的城市充满朝气和活力。目前,外地来深圳创业者达800多万人,深圳全市专业技术人才将近100万人,技能人才超过200万人。
深圳藉此创造了六个“90%”现象,即90%的创新型企业是本土企业、90%的研发人员在企业、90%的科研投入来源于企业、90%的专利生产于企业、90%的研发机构建在企业、90%以上的重大科技项目发明专利来源于龙头企业。
引进人才,拿出真情实意
去年的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上,深圳发布了酝酿多时的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孔雀计划”。
“十二五”期间,深圳市政府确定了将生物、新能源、互联网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未来深圳的支柱产业,并设定了“到2015年三大产业要形成6500亿元产业规模”的目标。
要实现这些目标,需要更多高层次的领军人物来引领整个行业的发展。
纳入“孔雀计划”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可享受80万元至150万元的奖励补贴,对于引进的世界一流团队给予最高8000万元的专项资助,并享受居留和出入境、落户、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医疗保险等方面的政策待遇。
深圳还推出人才安居工程新政,为杰出人才、领军人才、高级人才和中初级人才每年提供一定数量的保障性住房,或在一定时期内针对不同的人才进行住房补贴。
深圳留学生创业园由深圳市政府与海外留学生组织合作投资兴建,海归老板在此可享受创业前期费用补贴,申请科技三项经费,享受各项配套服务。10年时间,这里走出了迅雷、朗科等业界翘楚。深圳正在筹建的创业带动就业的园区(基地)还有10余家。
吸引创投投资,是高科技中小企业迅速做大的捷径。作为全国第一个风险投资试点城市,深圳较早地出台了一系列扶持风险投资发展的政策措施,成为全国风险投资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目前,创投企业在深圳累计投资2000余个项目,总投资额1000多亿元。
全民学习,拿出真材实料
在深圳福田区图书馆旁边,有两个地方总是聚着不少人。
一个是长长的阅报栏,白天的时候总有不少中老年市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站在阅报栏前,认真地查看每一个有用的信息。
另一个是自助借书系统,和自动售货机一样,只要一刷借书卡,选择需要的图书,就能很方便地借到图书。每天傍晚,这里都有不少公司白领排队借书。
根据深圳市特区文化研究中心的分析,深圳的人口结构呈“纺锤型”,一方面是高学历人才大量涌入,而另一方面是平均学历只有高中毕业左右的打工青年,占了人口2/3。要实现产业创新转型,就必须极大地提高人口素质,特别是通过再教育的方式使这批打工青年的知识水平得以提升。
以建设“图书馆之城”为基础,打造书香浓郁的学习型社会,是深圳提高城市人口知识素养的重要载体。
凭借数字图书馆软件平台,深圳在市、区、街道一级图书馆之间都可实现“通借通还”,基本实现了每1.5万人拥有一个社区图书馆的既定目标。
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一直是深圳的“短板”。为此,深圳加快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支持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和大学城创新高校管理体制和办学模式,构建特区新型高等教育体系。
“十一五”期间,深圳发明专利申请和国际专利申请均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
站在特区建立30周年的新起点上,深圳又开始新一轮的激情创业年代。idxdy0003
300多万优质简历
17年行业积淀
2万多家合作名企业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