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率近90% 这个医械赛道还能坚持多久?

发布日期:2022-03-03 浏览次数:257

来源: 赛柏蓝器械

自上市以来,正海生物毛利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2021年,这一数据首次低于90%,但很多医疗器械赛道竞争者仍追不上。不过,主营产品已在集采范围之内,企业未来业绩还需观察。

两款产品,撑起85%营收

3月1日,正海生物公布2021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4亿元,同比增长36.45%,归母净利润为1.69亿元,同比增长42.44%。

正海生物主营生物再生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业绩主要依赖口腔修复膜和可吸收硬脑(脊)膜补片,两者占营收比超85%。

具体来看,口腔修复膜实现销售收入1.92亿元,同比增长49.04%,主要得益于国内新冠疫情形势逐渐向好,以及口腔民营诊所、公立私立医院等口腔终端全面开放。2021年,口腔修复膜占营收比重达48%,毛利率高达90.39%。

可吸收硬脑(脊)膜补片实现销售收入1.58亿元,同比增长14.71%。产品占营收比重达39%,毛利率高达92.58%。

报告期内,正海生物医疗器械整体毛利率为89.11%,尽管这一数据已经远超众多医械企业,但与自身相比,较上年同期仍减少3.12%。事实上,自上市以来,这家公司的毛利率一直维持在90%以上。

去年8月,正海生物曾在一份投资者关系表中披露,毛利率下降主要和公司新厂区全面运行有关,资产折旧、费用摊销增加,使产品分摊成本有所增加,导致毛利率略降。

支柱产品纳入集采

正海生物目前主要业绩来源之一的可吸收硬脑(脊)膜补片,已经纳入集采覆盖范围。

去年,河北省医保局开展多类高值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硬脑(脊)膜补片集采中出现超高降幅。据了解,主要用于外科修补手术的硬脑(脊)膜补片,平均价格从1.6万元降至1000元左右,平均降幅91.46%,最高降幅99.21%。

除河北外,在其余开展硬脑(脊)膜补片集采的地区,耗材价格也有明显降价。

2020年10月,江苏省集采中人工硬脑(脊)膜平均降幅68.9%,最大降幅81%。2020年12月,山东集采中可吸收硬脑(脊)膜补片平均降价83.32%,中选5家企业均为国内企业。2021年06月,福建省集采中硬脑(脊)膜补片平均降幅71.49%。

正海生物表示,截至报告期末,江苏、山东等5个省份均已开展带量采购工作。旗下产品在5个省份均中标,中标价格在各省份所有中选品牌中处于中位线水平。集采尚未给公司的经营业绩带来明显影响,有关数据还需要更长时间观察。

此外,今年将开展的种植牙集采也可能对公司业务产生影响。市场普遍认为,集采降价后,种植牙手术将放量。

正海生物的重要产品口腔修复膜主要用于颌面外科和种植牙领域,另一类上市产品骨修复材料主要用于牙颌骨缺损(或骨量不足)的填充和修复。随着未来临床需求的增加,口腔修复膜和骨修复材料使用量和市场占有率有望提升。

千亿市场,毛利率基本在70%以上

生物再生材料主要指可用于治疗、修复和替换人体组织、器官或增进其功能的新型材料,包括软组织(皮肤、气管等)修复材料和硬组织(骨、牙等)修复材料。全球领先企业主要有强生、巴德、盖氏和贝朗等,国内主要生产企业有正海生物、冠昊生物、迈普医学和佰仁医疗等。

国内主要的再生医用耗材包括口腔修复膜、骨修复材料、硬脑(脊)膜补片、疝补片等。

目前,我国的硬脑(脊)膜补片技术发展比较成熟。中金数据显示,按销售规模计算,2019年国产动物源硬脑(脊)膜产品市占率已经达到80%,基本实现国产化。其中,天新福占比37%、冠昊生物占比20%、正海生物占比15%、佰仁医疗占比7%。

除硬脑(脊)膜补片外,多数再生医用耗材国产化程度都比较低。

事实上,全球范围内来看,再生医学仍处于发展初期。据市场研究公司Verified Market Research分析,2020年全球再生医学市场规模为277亿美金,预计2028年全球再生医学市场规模将达到1498亿美金,并且毛利率基本在70%以上。

Frost Sullivan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生物再生材料的市场规模达13.2亿元人民币,5年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72.2%。未来5年,中国的再生材料市场规模仍将保持16.8%的增长率高速增长,2022年市场规模有望上升至31.6亿元人民币。

与正海生物同台竞争的冠昊生物,于今年1月公布业绩预告,报告期内公司盈利约7000万元-79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约50%-70%。公司2021半年度报告显示,脑膜产品冠朗较去年同期增长133.97%;胸普外科修补膜较去年同期增长59.63%;无菌生物创护膜较去年同期增长105.72%;乳房补片较去年同期增长164.66%。

文章推荐
  • 齐鲁两款1类新药来势汹汹 剑指1000亿市场
    近日,齐鲁制药有2款1类新药获批临床,分别为引进的VB4-845注射液及国产1类新药注射用QLS31901。米内网数据显示,2021年至今齐鲁制药已有2款2类改良型新药获批上市,3款创新药申请临床,其中2款已获批临床。
    2021-03-22
  • 杨森Ponvory获FDA批准上市 治疗复发型多发性硬化症
    3月19日,强生(Johnson & Johnson)旗下杨森(Janssen)公司宣布,美国FDA批准了Ponvory(ponesimod),一种每日一次的口服特异性鞘氨醇-1-磷酸受体1(S1P1)调节剂,用于治疗复发型多发性硬化症(MS)成人患者,包括临床孤立综合征、复发-缓解型疾病和活动性继发性进展型疾病。Ponvory在降低年化复发率方面的疗效优于已确立的口服治疗,
    2021-03-22
  • 县域医药市场争夺战:未来十年 这9亿中国人用什么药
    12年前,在国内一家顶级医药集团工作的王宇(化名),借出差的机会,在企业重点布局的大城市三甲医院之外,顺便跑了跑社区卫生诊所和县级医院。
    2021-03-22
  • 逮捕医药代表 执行!
    日前,中国检察网公开了一份起诉书,内容直指两位医药代表的非法行为,因涉嫌受贿罪,被地方监察委员会留置,经研究决定对其刑事拘留,后由地方公安局依法执行逮捕。
    2021-03-22
  • 一批药企 宣布停产
    日前,江西省药监局连续发布3则停产公告。
    2021-03-22

微信扫一扫

300多万优质简历

17年行业积淀

2万多家合作名企业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

猎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