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一院举办第三届中山大学国际药学论坛

发布日期:2024-08-14 浏览次数:130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东
0个在招职位
越秀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简称中山一院)前身是广东公医医科专门学校附设公立医院,始建于1910年。后几经调整更名,1957年命名为中山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1985年命名为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1年10月原中山医科大学与原中山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中山大学后,更名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一院是国家重点大学——中山大学附属医院中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附属医院,也是国内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医院之一。医院现为国家三级甲等医院和国家爱婴医院,由院本部和黄埔院区组成,院本部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中心的越秀区;黄埔院区位于广州市东部黄埔区的中心地带,是以骨科和创伤急救为重点的综合性医疗院区。中山一院是华南地区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康复的重要基地,素以 技精德高 在我国和东南亚一带久负盛名,2004年被评为 香港人最信赖的中国内地医疗机构 。技术力量雄厚,医疗成就卓著。现有职工357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有2796人,正高职称112人,副高职称305,中级职称782人;博士生导师68人,硕士生导师239人。开放病床1850张,年门、急诊量约280万人次(平均每天10000多人次),年住院手术人数超过2.1万人次,出院人次约4.8万人次,病床使用率在101%以上。长期以来,医院充分发挥医疗技术力量雄厚的优势,不断采用各种新技术成功诊断、治疗和抢救了许多危重、疑难和罕见病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为我国医疗界填补了许多空白。教书育人为本,临床教学领先。医院是中山大学最大的临床教学基地,承担医学本科60%以上的临床教学任务,拥有数十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目前在院研究生730多人;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1个、卫生部进修基地13个、临床研究所2个、临床研究治疗中心6个和临床研究实验室14个,其中肾脏病临床研究实验室是卫生部和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医院每年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25项以上,每年接收国内外中、高级卫生技术人员进修培训超过1000人。学科设置齐全,专科实力雄厚。临床科室设有17个二级学科和50个三级学科,医技科室有16个,其中肾内科,普外科和神经内科等3个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妇产科,儿科,泌尿外科,耳鼻咽喉科和内分泌科等8个学科为省重点学科。广东省心脑血管病防治办公室,世界卫生组织康复中心等社会医疗组织都设在本院。还有华南地区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高压氧仓、规模庞大的血液净化治疗中心、全国规模最大的体外反博治疗中心和腹膜透析中心,以及各种重症监护病房,为抢救治疗各种危重病人提供了可靠的保证。科研成果累累,学术成就喜人。近10年来,医院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项以及省部委等各级科研成果奖86项;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694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项目处于全国医院的前列(近四年都在10项以上);每年发表论文数,论文被引用和SCI收录数量也位居全国医院前列。由本院主办的全国性学术会议不胜枚举,每年还主办10次以上国际性学术会议。目前,本院担任中华医学会各专科学组组长、学会常委、副主委以上职务和广东省各专科学会主任委员的专家有49多人;主办和承办了《中华肾脏病杂志》、《中华显微外科杂志》、《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影像医学与介入放射学杂志》和《现代临床护理》等6份国内有影响的医学专业杂志。目前医院已与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日本、荷兰、瑞典等20多个国家的医院建立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

       8月10日,由广东省药学会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中山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承办的“第三届中山大学国际药学论坛”在广州召开。中山大学国际药学论坛是中山一院精心打造的一个国际化学术交流平台,旨在汇聚国内和国外药学领域的顶尖学者、行业领袖及青年才俊,共同探讨药学领域的最新进展、挑战与机遇。

       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肖海鹏教授在开幕式现场致辞。他表示,正值中山大学建校百年之际,中山大学国际药学论坛的召开是对学校百年华诞的献礼。中山医作为中国西医的发源地,为新中国的医学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目前中山一院是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辅导类”创建单位,国家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医院,连续4年三级公立医院考核A++单位。临床药学作为3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之一,在唐可京主任和陈孝主任药师的带领下,近年来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取得长足进步,被纳入医院三年专科能力提升支持计划当中。医院也搭建高水平的国际交流平台,将药学纳入医院与美国哈佛大学附属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DFCI)的合作交流专科之一。肖海鹏院长希望临床药学能够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走出有中山一院特色的药学之路,为健康中国战略提供良方良药。

 

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肖海鹏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

 

大会主席、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唐可京主任主持论坛开幕式。她对远道而来的各位嘉宾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感谢!

 

大会主席、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唐可京主任主持开幕式

 

       此外,国际药学联合会总代表陈征宇院士在致辞中表示,国际药学联合会(FIP)作为全球影响力最大的药学组织之一,目前已经涵盖154个会员国,成员超过400万人,推动创建了“9.25世界药师节”及创办“世界药学大会”。中山大学作为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的学校,在推动全球的医药发展上做出了卓越贡献。在药学领域,中山大学的药学专家在人工智能、大数据、药物研发、合理用药、患者安全等方面都成绩斐然,期待中山大学能够继续引领国内药学发展,在药学科研、实践、教育各领域不断发展壮大。FIP也将携手中山大学的医药卫生领域专家,通过国际交流合作,共同努力推进全人类的健康事业发展。

 

国际药学联合会中国总代表陈征宇院士开幕式致辞

 

       中山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黄民教授在致辞中表示,临床药学学科的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提升药学服务能力,同时也要重视以创新转化为驱动,加强临床与基础的学科合作。正是基于此,此次论坛邀请了国内外在临床药学实践服务、药物临床研究与转化、个体化用药领域的顶尖专家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临床药学的全面发展。

 

大会共同主席、中山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黄民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

 

       主论坛上,中山一院副院长张弩教授担任第一环节专题报告的主持。张弩副院长表示,在肖海鹏院长的带领下,中山一院致力于医改的先行和探索,正在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国家医学中心。药学部也在加快转型,在药品零加成政策下药师走进临床,临床药学专科也得到了高速发展,连续五年位列复旦专科排行榜前十名。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张弩教授主持报告环节

 

       在专家报告环节,肖海鹏院长首先作《中山一院高质量发展之方略与实践》报告,中山一院自创建以来医学宗师云集,医院以“四个面向”为指导思想,以“强人才、重基础、弘临床、建平台、促交叉、推转化、抓评价”为指导原则,实施非常“6+1”的战略举措,以战役学理念指导创建世界一流的、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医学中心,推动医院的高质量发展。中山一院建立了疑难重症诊治与灾难医学中心、世界一流的科创中心、医学拔尖领军人才培养中心。肖海鹏院长重点强调了我国与美国哈佛医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差距,也全面介绍了医院在人才引进、培养、质量评估等方面的举措。他指出,目前发达国家医师和药师的平均比例为2.56∶1,中等发达国家为4.47∶1。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我国2021年医师药师人数比为8.23∶1,根据《“十四五”卫生健康人才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预计到2025年,我国医师与药师人数比例才能达到5.9∶1,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我国药师人才队伍建设上的不足。肖海鹏院长对临床药师的体系建设提出了建议,包括借鉴国外经验出台《药师法》,明确临床药师定位、职责等;完善、细化临床药学各级人才培养,从顶层设计上明确不同级别医院的临床药师职责分工等。

 

肖海鹏院长作《中山一院高质量发展之方略与实践》报告

 

       中国工程院周宏灏院士作《药物基因组学发展与未来》报告,周宏灏院士向大家分享了其团队为之奋斗了40多年的遗传药理学研究,很多与之相关的应用出现在临床,诸如精准选药和定量、靶向治疗、精准诊断或分层、遗传病级联筛查等。

 

中国工程院周宏灏院士作专题报告

 

       中国工程院樊代明院士作《整合药学之我见》报告,樊院士强调,自古医药是一家,二者的发展应当相互协调、相得益彰。“整合药学”旨在通过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理学、药剂学、临床药学等课程间的有机融合,将药学与新兴技术、现代医学、人文社科等进行整合,打通医学与药学、中药和西药、实验与临床、研究与产业化之间的壁垒,最终实现学、研、产、医、药一体化。

 

中国工程院樊代明院士作专题报告

 

       武汉协和医院党委书记、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候任主委张玉教授作《药学服务价值探索与创新实践》报告,他强调药学服务收费是社会对药学服务价值认可的重要体现,要想药学服务价值得以持续彰显,就要做到不断加强药学服务创新,实现药学服务内容的多元化和服务形式的多样化。

 

武汉协和医院党委书记、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玉教授作专题报告

 

       Nature Portfolio的Jeffrey Robens教授作Evaluating Trends and Strategies in Clinical Pharmacy Research for High Impact Publications报告,他从Nature编辑角度看药学研究的发展趋势,以及对如何发表高质量药学研究文章给予建议。

 

Jeffrey Robens教授作专题报告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学部赵荣生主任作《“人工"还是“智能”——新质临床药学的挑战与机遇》报告。他指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涵是“创新驱动”,包括人工智能(AI)、ChatGPT在内的新兴技术促进了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赵荣生主任介绍了其团队在临床药学决策与人工智能创新实践方面的成果,包括药物治疗人工智能循证医学决策支持系统等。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学部主任赵荣生教授作专题报告

 

       围绕主论坛,此次论坛还拓展延伸了8个分论坛,包括临床药学学科建设、驻科药师与CDTM实践、药物临床研究与转化、肿瘤药学、抗感染药学、医院药事管理、疾病与药物代谢、抗菌药物科学化管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院药学部陈攀、唐欲博、陈杰、杨威、任斌副主任也担任分论坛主席并作主题分享。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陈攀、唐欲博、陈杰、杨威、任斌副主任作专题报告

 

       来自国内外各顶尖高校、医院的众多知名专家参与此次论坛的报告交流,这其中包括Harvard Medical School 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University of Pittsburgh、Medical University of Vienna、香港中文大学、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中山大学药学院、复旦大学药学院、武汉大学药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学院、中国药科大学、中南大学湘雅药学院、南方医科大学药学院、厦门大学药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等高校,以及北京协和医院、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大学华西二院、四川省人民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西京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上海仁济医院、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台湾)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北京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医院。

       共计来自国内外15所高校、96家医院、121名专家作专题报告及经验分享。现场座无虚席,参会人员1200余人,主论坛线上直播近4万人次在线观看,彰显了中山大学国际药学论坛在药学领域的影响力。

 

论坛全景合照

 

(来源:药学部)

文章推荐
  • 2023国家执业药师职业资格考试报考专业参考目录
    2023国家执业药师职业资格考试报考专业参考目录
    2023-09-11
  • 最新!一批医械公司,获国家表彰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通知,确定了2017年度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优势企业。 据不完全统计,共有103家医药企业上榜,扬子江、正大天晴、九芝堂、济民可信、
    2018-01-02
  • 地震急救药,这些企业有!
    举国悲恸! 8日晚9点四川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后,昨日(9日)上午7点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也发生了6.6级地震。据目前报道的情况来看,随着伤亡损失情况统计的
    2017-08-10
  • 4家公立医院被托管!
    4家公立医院被托管! ▍一个市,4家公立医院被托管 据新华社报道,8月6日,陕西省韩城市与西安交大一附院共同成立韩城市医联体医疗管理中心——韩城市将辖区内四所
    2017-08-09
  • 震惊!药企高管集体反水!
    8月4日,沈阳市和平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一起民事案件。 沈阳奥吉娜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吉娜公司”)起诉原董事长助理、药业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某及第三人辽宁启
    2017-08-07

微信扫一扫

300多万优质简历

17年行业积淀

2万多家合作名企业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

猎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