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华创新药物飞赫达®(盐酸伊普可泮胶囊)新适应症在中国获批,覆盖PNH全线患者

发布日期:2025-05-29 浏览次数:24

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 北京
0个在招职位
诺华公司 诺华公司(NYSE: NVS)总部位于瑞士巴塞尔,业务遍及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96,700位全职员工。公司为患者和社会提供医药保健解决方案,以满足其日益变化的需求。诺华专注于医药保健的增长领域,拥有创新药品、成本节约型非专利药品、预防性疫苗及诊断试剂,以及消费者保健产品等多元化的业务组合,以此最好地满足患者和社会的需求。诺华是唯一在上述四大领域均处于领先位置的公司。诺华集团2008 年实现净销售额增长 9%(以当地货币计为 5%),达415亿美元,经营收入增长 32%,达90亿美元。全球范围内,制药(专利药)业务增长势头强劲,疫苗及诊断试剂以及消费者保健品业务也有良好表现。 诺华源于拉丁文novae artes,意为“新技术”。公司的中文名字——诺华,取意承诺中华,即承诺通过不断创新的产品和服务致力于提高中国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诺华在中国有七家企业和一家综合研发中心,分别是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苏州诺华制药科技有限公司、山德士(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及山德士贸易有限公司, 上海诺华贸易有限公司, 上海视康贸易有限公司,上海诺华动物保健有限公司, 诺华(中国)生物医学研究有限公司,总投资超过3.3亿美元。目前诺华在中国雇员超过3,500人,2008年总销售额超过33亿元人民币,比2007年增长29%。 作为公司的价值观,诺华在历经250年的发展过程中,在实现业务增长的同时,也为患者和员工提供关爱。目前,尽管全球经济正面临衰退的压力, 诺华仍将会继续加大在华投资力度, 支持在华业务可持续的增长和扩展。在人才培养方面也进一步加大投入,将成立诺华中国大学。同时,诺华将在中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邀请更多人才加入公司,员工总数将会实现20%增长。这表明诺华对中国市场的信心,更是对“承诺中华”的更好实践。 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 1996年,继瑞士汽巴-嘉基公司和山德士公司全球完成合并之后,其在华制药业务实施合并,成立了诺华在中国的第一家公司——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 十几年来,北京诺华制药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业务遍及全国260多个城市。在过去七年里,北京诺华制药平均增长速度超过20%,成为诺华集团中增长最高的公司之一。北京诺华制药2008年销售增长超过30%,在跨国医药企业中排名第三。 诺华制药在中国设立常用药品事业部、抗感染药品事业部、移植及中枢神经药品事业部、眼科药品事业部和肿瘤药品事业部,实施区域化管理,建立了极具竞争力的产品组合。公司在心血管、内分泌、抗感染、肿瘤、移植免疫、风湿疼痛、骨代谢、眼科、中枢神经系统等9大领域拥有30多种国际一流的高科技专利产品。 抗高血压药品代文®成为中国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领域市场份额第一的品牌,另一经典抗高血压药物洛汀新®也继续保持同类药品市场份额第一,洛汀新®和代文®两种产品2008年销售额总计突破10亿人民币。公司另一种慢性乙肝治疗药物素比伏®自2007年上市以来,仅用两年时间即名列市场占有率第3位。诺华制药还积极推进合规文化,致力成为履行行业规范的领先者,成为中国最具职业操守的跨国医药企业之一。 北京诺华制药也非常重视客户的需求,致力于提高客户满意度。根据TNS市场研究公司“2008客户满意度调查”,北京诺华制药连续四年荣膺客户满意调查榜首。在此基础上,2009年北京诺华制药进一步把“患者为本”设为公司文化建设的新重点,以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为宗旨,通过持续创新的各种活动,充分理解患者经历,解除患者病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009年对于北京诺华制药而言是“锐势薄发”的一年,将有密固达®(骨质疏松)、米芙®(移植)、Lescol® XL(降血脂)、Trileptal® OS(抗癫痫)、Exforge®(抗高血压)和Cibadrex®(抗高血压)等六个创新产品在中国上市,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多有效、安全的药物选择。2008年北京诺华制药通过实施“厚积”项目完善了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流程,提高了运营效率和整体竞争力。在未来五年里,通过开展“薄发”项目,北京诺华制药力争在业绩、人才、企业美誉度等各方面成为中国医药行业“标杆企业”。 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制药厂是由瑞士独资的制药工厂,总投资额9000万美元。工厂坐落在北京市昌平科技园区,占地面积28000平方米,拥有现代化的洁净厂房和欧洲引进的全套先进设备,剂型主要为固体和半固体两种,年产20亿片(胶囊)和1200万支乳胶剂。工厂作为诺华全球标准化GMP工厂之一,统一接受瑞士诺华全球制药技术部的技术和质量管理。

今天,诺华中国宣布其口服单药疗法飞赫达®(盐酸伊普可泮胶囊)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新增适应症,用于治疗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成人患者。本次适应症的拓展覆盖了已经接受过补体抑制剂治疗的PNH患者,为这一群体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作为全球同类首创的特异性补体B因子口服抑制剂,飞赫达®在中国获批的适应症增至三项,包括既往未接受过补体抑制剂治疗的PNH成人患者和成人C3肾小球病(C3G)。

诺华公司中国区总裁兼董事总经理李尧表示:“诺华的使命是创想医药未来,我们在中国聚焦医药需求未被满足的疾病领域,不断加快创新药物引入和上市的步伐。飞赫达®(盐酸伊普可泮胶囊)又一新适应症的在华获批,使全线PNH患者均有望受益于这一创新疗法,并为他们带来高质量生活。诺华长期深耕血液疾病领域,我们将继续秉持‘承诺中华’的信念,致力于造福更多中国患者,为他们打造更健康和可持续的未来,也为中国医药行业和社会带来更多积极影响。”

PNH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危及生命的血液系统罕见疾病1,临床主要表现为血管内溶血、骨髓衰竭和高风险并发血栓等2。血管内溶血时大量血红蛋白丢失导致贫血,贫血会引起重要脏器出现缺血缺氧性损害,导致疲倦、肌肉疲劳和生活质量下降等3。PNH常见于30-40岁人群4,对于回归工作和正常生活更为迫切。在接受抗补体C5治疗的患者中,仍有74%的患者持续感受到疲劳5,超过三分之一的患者每年至少需要输血一次6。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副院长、血液中心主任付蓉教授表示:“随着PNH治疗领域的迅速发展,各类补体抑制剂不断涌现,现有的抗补体C5治疗虽然能够部分改善血管内溶血,但仍存在残留的血管内溶血以及C3介导的血管外溶血,导致大部分患者在治疗后存在残留贫血、持续疲劳和输血依赖的问题。同时,患者也迫切希望转换为更加便捷的治疗方式,从而能够恢复正常生活节奏。伊普可泮选择性抑制补体上游的旁路途径,可全面控制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弥补抗补体C5治疗的缺陷,其通过口服方式用药,能够帮助患者在改善PNH症状的同时,更好地融入社会和家庭,不断迈向更高的治疗目标。”

本次新适应症获批是基于APPLY-PNH的头对头研究结果7,8,该研究证实,既往接受抗补体C5治疗后仍有残留贫血的PNH患者转换为伊普可泮治疗,在血红蛋白水平提升、FACIT-疲劳评分改善和摆脱输血等方面优于继续抗补体C5治疗。

APPLY-PNH研究显示,既往接受抗补体C5治疗后仍有残留贫血的PNH患者,在转换为伊普可泮治疗24周后,82.3%患者血红蛋白水平提升超过2g/dL,67.7%患者实现血红蛋白水平正常化(≥12g/dL),而使用继续抗补体C5治疗的患者中相应的比例均为0%。同时,伊普可泮使摆脱输血成为可能。接受伊普可泮治疗的患者中有95.2%避免输血,而接受抗补体C5治疗的患者中这一比例仅为45.7%。此外,研究也同时观察到伊普可泮对疲劳有显著改善,可提高FACIT-疲劳评分至接近正常9,10。

完成24周APPLY-PNH随机治疗期的患者可选择进入扩展期,继续接受伊普可泮或从抗C5转换为伊普可泮至第48周8,11。在持续接受伊普可泮的治疗组中,24周治疗期获得的结局持续至48周。在抗补体C5治疗转换伊普可泮组中,转换后出现了相似的获益:平均血红蛋白水平升至接近正常水平,几乎所有患者均避免输血(94.1%,第26-48周),转换为伊普可泮后FACIT-F疲劳评分增加10.79分,接近至正常。在安全性方面,伊普可泮表现良好。48周内未出现新的安全性信号,且未发生导致治疗中断的治疗期间不良事件(TEAEs)。临床突破性溶血(BTH)事件发生率低,仅为抗补体C5治疗的1/10,且严重程度均为轻至中度。

诺华长期深耕血液疾病领域,致力于解决患者未被满足的需求,让创新成果惠及更多的患者。本次飞赫达®PNH适应症的拓展,为更多的PNH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助其回归美好生活。

关于飞赫达®/Fabhalta®(伊普可泮)

飞赫达®/Fabhalta®(伊普可泮)是一种口服的、补体旁路途径的B因子抑制剂。在中国,飞赫达®获批用于治疗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的成人治疗,以及治疗成人C3肾小球病(C3G)。并且Fabhalta®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加速批准,用于降低有快速进展风险的成人原发性IgA肾病(IgAN)患者的蛋白尿。除PNH和C3G之外,伊普可泮正在研发用于一系列补体介导的疾病,包括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aHUS)、免疫复合物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IC-MPGN)和狼疮性肾炎(LN)。

声明

1.本资料目的在于传递医药前沿信息和研究进展,非广告用途。

2.本资料中涉及的信息仅供参考,请遵从医生或其他医疗专业人士的意见或指导。

文章推荐

微信扫一扫

300多万优质简历

17年行业积淀

2万多家合作名企业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

猎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