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位推荐
- 珍格医疗-临床销售 15001-20000
- 地奥制药-医药代表 6001-8000
- 普利德医疗-医疗设备销售经理 面议
- 大唐-兼职招商经理 面议
- 景德中药-直营经理 6001-8000
- 安邦医药-省区招商经理 8001-10000
- 恒瑞医药-医药信息沟通专员 6001-8000
- 黄河中药-学术讲师 8001-10000
发布日期:2011-03-29 浏览次数:400
现在又到了2011年应届大学生就业的高峰季节,不少毕业论文已经准备妥当的准毕业生们都开始收拾行囊,四处参加招聘会了。记者发现,随着大城市房价高企不下、生活成本高昂、就业难度不断增加等问题的凸显,一部分大学生开始放弃涌入一线城市,而把目光转向二三线城市以及家乡。是理智的权衡结果,还是内心对宁静安逸的向往,记者采访了部分正处于抉择端口的大学生。
回到家乡小城—— 重压之下的无奈
对于曾经在深圳闯荡过一年的王馨(化名)来说,辞去自己心中挺满意的工作,回到六安纯属无奈。“深圳的房租太高了,我和同事租房子只敢跑到关外,因为那里的房子比较便宜,住的全是我这样的大学毕业生以及民工。有时坐在公交上看着繁华的夜景,心里清楚的知道没有一盏灯是属于我的,有种悲凉的感觉。”王馨如是说道。王馨毕业于一所不错的一本院校,毕业以后她独自去深圳闯荡并很快找到工作,3000元左右的月薪在深圳只够保持基本的生活水平。
即将从皖西学院毕业的胡秀文则直接为自己的将来定位在合肥以及附近的中小城市。他用三个词来形容了现今的一线城市:“房价”、“竞争”、“机遇”。在他看来,选择合肥这个中型城市是目前比较恰当的选择,离家近,房价不是高得离谱,求职竞争力也不是那么大,若是按照计划考上合肥的公务员的话,自己的人生规划都有希望按部就班地实现,这些若是在大城市是短期内很难实现的。
生存还是挑战—— 两利相权取其重
如果一线城市与二三线城市分别是一个木桶的话,在受访毕业生的眼里,它们的短板恰好是矛盾的。一线城市有公正合理的竞争环境,有俯首可拾的再教育机会,资源多,工作机会多,赚钱多,有利于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学习和娱乐环境较好,教育、医疗、退休保障比较到位。但是高房价与高生活成本成为这个木桶最怵人的短板,令毕业生们望而却步。相比之下,二三线城市让人可以接受的房价,较低的生活成本,缓慢的工作节奏甚至良好的自然环境都成了吸引毕业生们抉择的砝码。然而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竞争环境讲究人脉等短板又会让部分人犹豫不决。如同胡秀文所说,在他的寝室里,选择去一线城市的与选择去二三线城市的同学一半比一半。
不过,两利相权取其重,作为过来人的王馨说,在深圳,房价一个平方动辄过万,以她的月薪来说,买房子是想都不要想的事。相比较之下回到六安之后看到城区四五千一平米的房价,感觉大大松了口气,这些心理压力上的减负比大城市的优越硬件设施更吸引她。
现实遭遇渴望—— 前途未明的观望
两利相权取其重让更多的年轻人走向现实,选择回流二三线及故土,不过这种选择是出于理智的权衡取舍还是内心的本来态度,赵严严的观望似乎可以说明一部分年轻人的态度。
当研究生初试成绩出来的时候,就读于皖西学院的赵严严算是松了一口气,他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黑龙江大学的复试是稳操胜券了。另外,让赵严严感到欣慰的是他暂时可以逃离就业这个残酷的现实,不需要在何去何从上作出抉择。不过,这并不代表他没考虑过这个问题,他对自己的考虑结果作了一个形容,就是观望。
“看自己到时候的能力吧,我是倾向于回合肥的,不过一线城市的机遇和挑战也在时时吸引着我,如果到毕业时我的能力已经足够让我在大城市有立足之地,那我可能也会去选择到大城市发展,现在我的心态还是倾向于二三线城市的。”赵严严将自己的不确定性与观望态度毫不避讳地表达给记者。
已经回到六安的王馨表达了同样的态度,王馨说,选择在六安是出于对生存的考虑,但是当有条件时或者说大城市的生活成本不再那么高时,她内心还是渴望回归一线的。idxdy0003
300多万优质简历
17年行业积淀
2万多家合作名企业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