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争当保姆被指自降身价

发布日期:2011-04-29 浏览次数:169

 

 

  大学生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这种选择该不该受到鼓励?新华社记者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追踪采访。

  大学生当保姆,算不算人才浪费?

  在一些人看来,培养一个大学生需要十多年,毕业后却干着“伺候人”的工作,这对不少家长来说是难以接受的,认为是人才的浪费。有网友调侃说:“哥拍卖的不是工作权,哥拍卖的是青春和尊严。”

  【质疑】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教育学院副院长金宝城说,我国很多地方,尤其是经济不发达的西部及农村地区,上大学被视为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如果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去干保姆,家长心理上接受不了。正因为这样,珠海分校家政专业每年都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转到其他专业。

  【赞同】上海交通大学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大学生当保姆没有什么不可以,人们应该以平常心去看待。如今的大学教育和10年前已经“大不一样了”,那时,我国的大学毛入学率是8%,如今已达到24.2%。按国际惯例,15%意味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了。2011年,我国应届大学毕业生670万。如果大学生的加入,促使某个行业的整体水平提升了,那就是良性循环,就不是教育的浪费。

  【自评】被成功拍卖的大学生田涛,即将从四川管理职业学院金融证券专业毕业。他告诉记者,现实地看,当保姆一年能稳定收入4万元,高于目前市场支付给应届大学毕业生的薪资。如今提倡“先就业再择业”,对于就业难的大学生来说,这不失为一条出路。理性地看,家政行业是有发展前途的。市场对“保姆”的需求已经不仅仅是打扫卫生做饭看孩子,而会涉及理财、育婴、装修管理等知识性很强的工作,高素质人才的进入也必将推动家政行业的整体水平的提高。

  【点评】沃尔玛创始人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从做小卖部开始,结果发展成为世界级的零售企业。人们不能限定大学生一开始干什么,而应关心他们是否从事自己喜欢和擅长的工作。大学生初次就业,待遇的确重要,但就业规划不能完全被工资待遇所左右。

  大学生做保姆,能不能坚持下去?

  在不少人看来,当保姆并不需要很高的学历。但有人不同意这一看法,认为术业有专攻,大学生不经训练,未必能胜任保姆工作。

  【质疑】“大学生自尊心强,做保姆不一定能坚持下去。”金宝城举例说,该校一些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从事幼师工作,很受单位好评,薪资也很高,最后很多人却放弃了,原因是幼师工作时间长、责任重。大学生当保姆,同雇主之间是“主从”关系,恐怕会因为自尊心问题而选择放弃。

  【质疑】深圳中家家庭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凤莲说:“尽管市场需求量很大,但大学生干保姆不现实。”在他们公司,每年有几百名大学生应聘做家政工作,但很少能坚持长期做的,绝大多数只干一两个月,甚至几周几天的都有,100人中只有10到15人能坚持半年。

  【赞同】参加拍卖活动的大学生表示,他们不怕吃苦,不认为当保姆就低人一等。“靠自己的劳动挣钱不丢人。”21岁的家政专业女大学生李佳说,她深知“进家”不容易,虽然自己有理论基础,但并不一定能成为一名好保姆,因此“做了最坏的打算、最好的准备”,相信保姆工作能锻炼能力积累知识,为今后创业打牢基础。

  【点评】如今的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对于那些敢于面对现实的大学生,首先应该予以鼓励。然而人们更希望,政府部门能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和环境,比如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优惠政策,帮助大学生起步创业,向上发展。

  就业结构矛盾如何化解?

  “女硕士当油漆工”“大学生争当保姆”,虽然只是个别的案例,但反映的问题很有警示性。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现象已延续多年,而大学生“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也日益显现。不久前,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在首位”。

  【分析】熊丙奇认为,大学生参与保姆工作权拍卖,不排除通过作秀来展示自我的考虑,这恰恰折射出当前大学生就业与市场需求之间缺乏对接的桥梁。大学生如何找到一份适合自己专业素养的工作?这看似是一个个体问题,但在社会转型阶段,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难免出现脱节,有关方面应当参照国外经验建立相应的就业指导机构,及时发布供需信息,帮助大学生等各类专业人才适应社会变化。

  【点评】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指出,大学生就业难与就业不公的现象有关联性,一些需要较高素质人才的岗位选拔存在不公,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矛盾。政府、企业等用人单位要建立更加公开、公平、公正的用人选人机制,加强社会监督,体现重视人才、公平竞争的发展观。

  【建议】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说,当前我国科技创新对GDP的贡献率只有3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50%-70%的水平。有关方面应该将提升国家创新能力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结合起来考虑,大力扶持各种中小型科技研发企业、金融投资企业、文化创意企业的发展,既可以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又可以吸纳有专业技能的大学生发挥所长。

  【点评】培养一名大学生,从个人到家庭到学校都付出了很大代价。如果不能人尽其才或者所学非所用,不仅一种社会浪费,还有可能会产生社会问题。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既关系到公平,又关系到效率,是一个绕不开、跳不过去的民生问题。idxdy0003

文章推荐
  • 齐鲁两款1类新药来势汹汹 剑指1000亿市场
    近日,齐鲁制药有2款1类新药获批临床,分别为引进的VB4-845注射液及国产1类新药注射用QLS31901。米内网数据显示,2021年至今齐鲁制药已有2款2类改良型新药获批上市,3款创新药申请临床,其中2款已获批临床。
    2021-03-22
  • 杨森Ponvory获FDA批准上市 治疗复发型多发性硬化症
    3月19日,强生(Johnson & Johnson)旗下杨森(Janssen)公司宣布,美国FDA批准了Ponvory(ponesimod),一种每日一次的口服特异性鞘氨醇-1-磷酸受体1(S1P1)调节剂,用于治疗复发型多发性硬化症(MS)成人患者,包括临床孤立综合征、复发-缓解型疾病和活动性继发性进展型疾病。Ponvory在降低年化复发率方面的疗效优于已确立的口服治疗,
    2021-03-22
  • 县域医药市场争夺战:未来十年 这9亿中国人用什么药
    12年前,在国内一家顶级医药集团工作的王宇(化名),借出差的机会,在企业重点布局的大城市三甲医院之外,顺便跑了跑社区卫生诊所和县级医院。
    2021-03-22
  • 逮捕医药代表 执行!
    日前,中国检察网公开了一份起诉书,内容直指两位医药代表的非法行为,因涉嫌受贿罪,被地方监察委员会留置,经研究决定对其刑事拘留,后由地方公安局依法执行逮捕。
    2021-03-22
  • 一批药企 宣布停产
    日前,江西省药监局连续发布3则停产公告。
    2021-03-22

微信扫一扫

300多万优质简历

17年行业积淀

2万多家合作名企业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

猎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