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跟踪比就业率更靠谱

发布日期:2011-06-10 浏览次数:198


   不仅对了解大学毕业生毕业之后的职业转换、就业的稳定性、晋升、能力要求、培训、自主创业的变化

   有重要作用,而且,也提醒我国教育部门和大学,要改变传统的大学生就业统计办法,不能再用初次就业率、半年后就业率来评价一所大学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而应该持续跟踪毕业生毕业3~5年,甚至10年的就业。

   客观而言,我国教育部门和劳动人事部门,已经认识到统计初次就业率的弊端,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已经有所调整,既统计截至每年6月30日的初次就业率,也统计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但总体看来,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还是比较重视初次就业率,究其原因是,在教育部门和高校看来,初次就业率学校容易统计,学生离校之后有不少就与学校失去联系;另外,初次就业率的高低,似乎与学校的就业工作好坏有关,而学生离校之后找工作,就与学校关系不大了。

   依照目前高校的办学状态,上述理由是成立的。但正是由于目前的办学状态,导致很多大学急功近利地抓初次就业率。就像最近多家论坛频现高校毕业生“被就业”问题的曝光帖,发帖网民称,自己所在的高校为“刷高”就业率,要求“先签就业协议,再拿毕业证书”。因此,本以能力为导向开展教育的大学,也变为以职业和就业为导向,大学整体出现变为职业培训所的倾向。而跟踪大学毕业生中长期的就业情况,将对大学整体办学提出全新的要求。

  首先,大学不能把毕业生离校作为就业工作的最后节点,而应该持续关注大学毕业生的长期就业,不能给大学生“人走茶凉”之感,也不能让大学一离校就“人间蒸发”。观察国外大学,毕业生离校之后,往往马上有校友会这样的组织,为年轻校友的就业、事业发展提供帮助。这种大学办学,无疑把校友作为重要的资源,其结果是,很多著名大学的办学资金,来自校友捐赠,比如普林斯顿校友捐赠率达到60%,形成办学的良性循环。

  其次,大学不能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作为评价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有不少大学把大学毕业生离校时的就业去向、薪资状况、就业岗位,等同于就业质量,但麦可思的调查显示,42%的2007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内转换了职业,46%的2007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内转换了行业。这表明,以毕业初期的就业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就业质量,是不可取的,以此作为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依据,更可能产生误导。

  大学生就业情况,可以说是对大学办学非常重要的一种评价,这一评价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将对大学办学产生深远影响。为此建议教育部门和大学,慎重考虑建立全新的就业评价体系。这可引导大学转变急功近利的就业工作方式,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idxdy0003

文章推荐
  • 齐鲁两款1类新药来势汹汹 剑指1000亿市场
    近日,齐鲁制药有2款1类新药获批临床,分别为引进的VB4-845注射液及国产1类新药注射用QLS31901。米内网数据显示,2021年至今齐鲁制药已有2款2类改良型新药获批上市,3款创新药申请临床,其中2款已获批临床。
    2021-03-22
  • 杨森Ponvory获FDA批准上市 治疗复发型多发性硬化症
    3月19日,强生(Johnson & Johnson)旗下杨森(Janssen)公司宣布,美国FDA批准了Ponvory(ponesimod),一种每日一次的口服特异性鞘氨醇-1-磷酸受体1(S1P1)调节剂,用于治疗复发型多发性硬化症(MS)成人患者,包括临床孤立综合征、复发-缓解型疾病和活动性继发性进展型疾病。Ponvory在降低年化复发率方面的疗效优于已确立的口服治疗,
    2021-03-22
  • 县域医药市场争夺战:未来十年 这9亿中国人用什么药
    12年前,在国内一家顶级医药集团工作的王宇(化名),借出差的机会,在企业重点布局的大城市三甲医院之外,顺便跑了跑社区卫生诊所和县级医院。
    2021-03-22
  • 逮捕医药代表 执行!
    日前,中国检察网公开了一份起诉书,内容直指两位医药代表的非法行为,因涉嫌受贿罪,被地方监察委员会留置,经研究决定对其刑事拘留,后由地方公安局依法执行逮捕。
    2021-03-22
  • 一批药企 宣布停产
    日前,江西省药监局连续发布3则停产公告。
    2021-03-22

微信扫一扫

300多万优质简历

17年行业积淀

2万多家合作名企业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

猎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