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初涉职场 沟通方式是问题

发布日期:2011-06-27 浏览次数:338

 

  栀子花开,莞树飘香,又到了一年学子离校的毕业时节。无论如何眷恋校园,此时也要告别学生身份,迈入社会成为“职场新人”。而6月底7月初,恰好是毕业生到工作单位报到的日子,此时的大学生们对即将开始或已经入职的新工作有着怎样的爱与怕,乐与怒呢?

 

  此外,记者还从人才市场的企业招聘方处了解到雇主对于90后等新生代员工的看法,他们多认为90后工作有创造力和新想法,但是让他们颇为头疼的是他们的工作热情很短暂,没多久就像仿佛工作了很久的老员工一样,陷入一种萎靡不振的职业倦怠期。


  1

  “办公室代沟”难逾越

  刚毕业于华南师大的宋同学现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之前在这家单位实习了几个月,由于政府部门工作稳定,待遇丰厚,所以毕业前她就听从父母意见,顺利考上这家单位。由于有过实习经验,所以能胜任基本工作。唯一让她苦恼的是,身边的同事大部分是70后,平常除了工作之外,很难找出共同语言。“同事们在一起谈的都是孩子、房子、车子这些问题,我根本插不上嘴。”而相比起下班之后和同事聚餐、聊天,她更喜欢回家通过微博、人人网等与同龄的同学、朋友交流。久而久之,和同事的关系也就更淡了。

  HR诊断:东莞智通人才市场的H R专家蔡小梅称,这是新生代员工在职场上遇到的新问题,也有人将其称为难以逾越的“办公室代沟”。90后生长在信息时代,喜欢用网络获取信息,他们往往忽略了现实的沟通,对老员工敬而远之,有了问题,习惯性地使用百度、谷歌搜索,殊不知当面请教是拉近距离、增进了解的最好方式。

  2

  工作琐碎不受重用

  小刘是毕业于北方一所名校的高材生,写得一手好文章,还组织过几场大型校园活动,在学校是有名的才子。毕业前如愿与东莞一家效益不错的通信公司签了约。可到了新单位后,他发现尽管身边的同事学历并不是很高,尽管他很优秀,但在公司也没有在学校时那么吃香。

  近一个月来,他每天的日常工作就是接电话、开会、复印、收发传真等,有时一些跑腿的琐事也需要他来。此外,他没有得到任何施展才华的机会。小刘十分想参与一些具体的项目策划工作,尽管这些工作看似不难,但领导并不愿放手让他来做,因此他很烦恼。

  HR诊断:蔡小梅表示,这种情况在一些高学历的毕业生中时有发生。刚进单位的所有新人必须从基层做起,一方面是让新人充分了解单位的运作情况,熟悉各项业务;另一方面不要小看一开始领导指派的琐碎小活,这往往是领导考察新人工作态度、锻炼其能力的方式。在做好这些工作之余还可以主动表现个人能力,让领导增加对你的信任,才能有所作为。

  3

  工资没有零花钱多

  江同学是东莞本地人,毕业于东莞理工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她在亲戚的介绍下到了一家旅行社做前台接待。她对目前的工作整体是满意的。但唯一让她觉得有些窘迫的是,每个月的工资不高,目前只有1500元左右。她告诉记者,班里同学的工资普遍都是这个水平,“连月薪2000多的都很少。有些人说工资都没有老爸给的零花钱多”。工资除去日常开销,几乎每个月都月光,如果再要给家里钱,就更难了。但迫于目前的就业形势,不得不接受这个薪水。

  HR诊断:蔡小梅认为,新人的这个工资水平是由市场供需决定的。表面上看尽管企业给了雇员1500元的薪资,但是实际上为这个岗位还花了很多人力成本、时间成本和培训成本,背后的投入可能达到3000元。毕业生为了提升薪水,最好的办法是尽量利用公司提供的各种培训活动和锻炼机会,让自己积累更多经验,成为更有价值的员工。


  新人却现“老鸟”倦怠

  黄先生是一家贸易公司的部门经理,公司也有一些80后,90后的孩子。黄先生认为他们往往一开始工作时很有激情,对领导和前辈同事吩咐的工作积极地完成,学习能力也很强,没多久工作就能上手。但存在的问题是,这工作的热情没多久就消耗殆尽了,能躲的活儿就躲,“就像在这岗位干了一辈子似的”。

  此外,这些孩子不太能吃苦,有时候人手不够,需要帮忙搬运货物时,有些人会嫌累,还要求发额外补贴。平时和他们一起出差,也会常常抱怨条件太差。他还建议90后们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出了问题不要把责任往别人身上推,多找自己原因。


  善用90后“信息反哺”

  对于目前90后进入职场后的适应现状,智通人才市场的人力资源管理高级经理蔡小梅也表示,其实有些并非是90后独有的特质,这是任何年代职场新人都会出现的问题。同时90后也有一些优秀的特质,比如他们普遍知识面广、乐于接受新事物。有些公司也会反映曾收到他们非常有创意的好点子,虽然暂时不具备可行性,但为公司未来业务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从这一角度看,90后进入企业,实际上也是一种“信息反哺”,90后熟暗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新价值观和信息源,这些观点的革新能为公司提高工作效率,拓展业务领域。在这方面,很多60后、70后员工反过来需要向新生代员工学习。


  90后易患“社交恐惧症”

  记者就90后大学生如何调整工作心态的问题采访了东莞市教育局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的国家高级心理咨询师郝东,了解到这一代“职场新人”常患有“社交恐惧症”。

  郝东告诉记者,前几天他到广东医学院和大学生们做交流时,发现现在的大学生基本都是90后的一代,他们当中有80%的学生选择留校考研,而不是进社会找工作。这个现象一开始让郝东百思不得其解,后来经过和学生们的沟通发现,很多学生还没进入社会就已经开始害怕,害怕进入社会接触新的工作,面对新的人,宁愿选择留在更有安全感、更熟悉的学校继续读书,这其实就是一种“社交恐惧症”的症状。

  此外,网络时代来临也催生了一大批宅男宅女,这在90后学生中也相当普遍。有些人甚至害怕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习惯一切用Q Q、私信等虚拟通信工具来表达,有些人甚至对老板或同事打电话都有障碍,习惯发短信,其实这背后都是一种缺乏社交勇气的恐惧心理。

  郝东认为,“职场新人”要克服这种心态最好的办法只有在身边寻找一个有经验的“过来人”,打开心防,向资深前辈请教待人接物的技巧,这远比一个人独自在内心纠结要好。 idxdy0003

文章推荐
  • 齐鲁两款1类新药来势汹汹 剑指1000亿市场
    近日,齐鲁制药有2款1类新药获批临床,分别为引进的VB4-845注射液及国产1类新药注射用QLS31901。米内网数据显示,2021年至今齐鲁制药已有2款2类改良型新药获批上市,3款创新药申请临床,其中2款已获批临床。
    2021-03-22
  • 杨森Ponvory获FDA批准上市 治疗复发型多发性硬化症
    3月19日,强生(Johnson & Johnson)旗下杨森(Janssen)公司宣布,美国FDA批准了Ponvory(ponesimod),一种每日一次的口服特异性鞘氨醇-1-磷酸受体1(S1P1)调节剂,用于治疗复发型多发性硬化症(MS)成人患者,包括临床孤立综合征、复发-缓解型疾病和活动性继发性进展型疾病。Ponvory在降低年化复发率方面的疗效优于已确立的口服治疗,
    2021-03-22
  • 县域医药市场争夺战:未来十年 这9亿中国人用什么药
    12年前,在国内一家顶级医药集团工作的王宇(化名),借出差的机会,在企业重点布局的大城市三甲医院之外,顺便跑了跑社区卫生诊所和县级医院。
    2021-03-22
  • 逮捕医药代表 执行!
    日前,中国检察网公开了一份起诉书,内容直指两位医药代表的非法行为,因涉嫌受贿罪,被地方监察委员会留置,经研究决定对其刑事拘留,后由地方公安局依法执行逮捕。
    2021-03-22
  • 一批药企 宣布停产
    日前,江西省药监局连续发布3则停产公告。
    2021-03-22

微信扫一扫

300多万优质简历

17年行业积淀

2万多家合作名企业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

猎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