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位推荐
- 珍格医疗-临床销售 15001-20000
- 地奥制药-医药代表 6001-8000
- 普利德医疗-医疗设备销售经理 面议
- 大唐-兼职招商经理 面议
- 景德中药-直营经理 6001-8000
- 安邦医药-省区招商经理 8001-10000
- 恒瑞医药-医药信息沟通专员 6001-8000
- 黄河中药-学术讲师 8001-10000
发布日期:2011-07-05 浏览次数:323
正是由于目前的办学状态,导致很多大学急功近利地抓初次就业率,本来以能力为导向开展教育的大学,也变为以职业和就业为导向,大学整体出现变为职业培训所的倾向。而跟踪大学毕业生中长期的就业情况,将对大学整体办学提出全新的要求,同时改变目前的就业情况统计方式。
一则大学不能把毕业生离校作为就业工作的最后节点,而应该持续关注大学毕业生的长期就业;二则大学不能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作为评价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三则大学不适宜由自身来统计就业率,而须由社会第三方机构统计。
就业蓝皮书今年新增了“大学毕业生中期职业发展报告”,系基于对2007届大学毕业生的半年后和三年后两次跟踪调查而得。熊丙奇认为,这不仅对了解大学毕业生毕业之后的职业转换、就业的稳定性、晋升、能力要求、培训、自主创业的变化有重要作用;而且,也提醒教育部门和大学,要改变传统的大学生就业统计办法,不能再用初次就业率,也不能只用半年后就业率来评价一所大学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而应该持续跟踪毕业生毕业3~5年,甚至10年的就业。
客观而言,教育部门和劳动人事部门,已认识到统计初次就业率的弊端,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已有所调整,既统计截至每年6月30日的初次就业率,也统计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但熊丙奇指出,总体来看,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还是比较重视初次就业率。究其原因,在教育部门和高校看来,初次就业率学校容易统计,学生离校之后有不少就与学校失去联系;另外,初次就业率的高低,似乎与学校的就业工作好坏有关,而学生离校之后找工作,就与学校关系不大了。而据麦可思的调查,42%的2007届大学毕业生3年内转换了职业,其中本科这一比例为33%,高职高专为50%;46%的2007届大学毕业生3年内转换了行业,其中本科这一比例为39%,高职高专为53%。这表明,以毕业初期的就业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就业质量,是不可取的,以此作为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依据,更可能产生误导。
300多万优质简历
17年行业积淀
2万多家合作名企业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