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成女性求职时遭遇性别歧视

发布日期:2011-07-05 浏览次数:381

 

  超半数受访者建议用法律打击性别歧视

  如何禁止求职招聘中的性别歧视,56.4%的受访者认为应采用法律手段打击性别歧视行为。
  调查中,受访者认为要采用法律手段,制定相关政策等措施杜绝招聘中的性别歧视。同时在反性别歧视立法中,应注意处罚的设定,使其具有可诉性。此外,受访者认为应该加大招聘广告的审查力度,在法律规制的支持下,应禁止用人单位在招聘广告中加以性别限制。虽然也有受访者认为禁止用人单位在招聘广告中作出性别限制并不能杜绝实际上的性别限制,但至少可以从社会层面对于促进职业间性别流动,减少性别隔离起倡导作用。特别是禁止公务员录用过程中的性别限制,更具有社会倡导作用。
 
  女性就业率低于男性一成

  2010年,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员会承担了陕西省妇联性别平等重点项目,就女大学生就业招聘中的性别歧视情况进行调查。调查选择北京、上海、沈阳、西安、深圳和昆明6个抽样城市,每个城市发放问卷300份,共计1800份,收回有效问卷1333份。其中,女性受访者占到59.56%,男性受访者占到40.44%。据了解,问卷发放主要集中在各城市的劳动力市场及高校,受访者年龄主要集中在20岁~39岁这一求职主年龄段。

  调查数据显示,受访者中,36.3%的女性未就业,23.9%的男性未就业。由此可以看出,女性未就业率高于男性12个百分点。

  两成女性认为求职中存在“容貌歧视”

  求职中,最大的障碍是什么?调查显示,知识与能力、学历、工作经验、户籍等“门槛”成为男女受访者的共识。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差异。认为求职“无障碍”的女性占受访女性的5.7%,比男性低1.4%,可见女性求职的挫折感略高于男性。

  在职场中,外貌重要吗?19%的女性认为身高和容貌成为求职障碍,而男性对此的认知仅为10.9%,且集中表现为身高障碍。在多数人眼中,男性的价值并不体现在身高容貌这些外在方面。容貌成为女性就职障碍这一现象不仅仅存在于服务业中,而是广泛存在。课题组在调查中发现,在深圳某电子工业园区内,由于80%的产业工人为女性,故而园区食堂和小食店里到处都张贴着美容整容广告,可见“容貌改变命运”正是劳动力市场“容貌歧视”的映射。

  七成受访者认为男性好找工作

  在调查中,有55.7%的受访者表示在求职时曾遭遇性别限制。其中,从未遭遇性别限制的女性比男性低21.1%,女性在招聘面试过程中遭遇的各种性别限制几乎是男性的两倍。同时,70.1%的受访者表示男性好找工作,26.7%的受访者认为男性找到的工作一般比女性好。

  有受访者表示,比如在公务员招聘中,录用以考试成绩为主,而考试一直是女性的强项,因此,不少公务员岗位在录用之初就限定了录用性别为男性,直接将女性排斥在外。另外,隐性限制常常表现为其他形式,比如以工作经验不足等借口拒绝录用女性。例如,某女性受访者找工作时被用人单位以“应届毕业生工作经验不足”为由拒绝录用,而最后被录取的却是男性应届毕业生。

  女性婚孕歧视遭遇率逾四成

  与用人单位签生育保证书,保证一定时间内不生育;劳动合同标有禁孕条款;被口头要求禁孕……调研报告显示,44%的受访女性在求职中遭遇了尴尬的婚孕歧视,同时一些男性也正在遭遇这样的尴尬。
  婚孕歧视主要指在招聘录用过程中,用人单位会对应聘者的婚孕状况作出限制。调查报告显示,有44.07%的女性受访者遭遇过各种各样的婚孕限制;此外,也有13.9%的男性受访者遭遇过婚孕限制。这说明婚孕歧视普遍,不仅针对女性,也包括男性。

  调查显示,3.2%的男性受访者曾遭遇过单位的“口头禁孕”,但是事实上,禁孕条款对于男性员工本身没有太大的影响,除非是夫妻双方在同一用人单位供职。关于男性遭遇“口头禁孕”,男性受访者表示主要是口头要求妻子不要怀孕,这种“口头禁孕”也多发生于夫妻双方在同一用人单位供职的情况。

  不可否认,用人单位对女性应聘者婚孕情况的“关心”度还是要明显高于男性,而且“关心”的概率要高于男性一倍多。有8.7%的女性受访者表示遭遇过招聘体检中的孕检;7.31%的女性受访者要与用人单位签生育保证书(在职期间不准生育,或一定时间内不准生育);有6.13%的女性受访者声称她们的劳动合同中有禁孕条款;有8.10%的女性曾遭遇“口头禁孕”。有4.74%的女性受访者表示,一旦怀孕,用人单位就会采用威胁、调岗和降薪等各种手段强迫其辞职。

  从调查结果看,婚孕歧视的发生率并不算低,女性遭遇率接近45%,而直接的婚孕歧视,如孕检、生育保证书、劳动合同中的禁孕条款、“口头禁孕”以及怀孕后强迫辞职等总体发生率在女性受访者中超过20%。

  正是由于这些婚孕歧视的存在,使得一些女性在最佳生育期害怕丢了工作而不敢怀孕,特别是高学历阶层的女性生育期不断推迟,而母亲的生育年龄和健康状况对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另外,由于婚孕歧视的存在,使得另一些女性即使没有用人单位婚孕限制的制约,一旦怀孕也会主动离职。


 

文章推荐
  • 齐鲁两款1类新药来势汹汹 剑指1000亿市场
    近日,齐鲁制药有2款1类新药获批临床,分别为引进的VB4-845注射液及国产1类新药注射用QLS31901。米内网数据显示,2021年至今齐鲁制药已有2款2类改良型新药获批上市,3款创新药申请临床,其中2款已获批临床。
    2021-03-22
  • 杨森Ponvory获FDA批准上市 治疗复发型多发性硬化症
    3月19日,强生(Johnson & Johnson)旗下杨森(Janssen)公司宣布,美国FDA批准了Ponvory(ponesimod),一种每日一次的口服特异性鞘氨醇-1-磷酸受体1(S1P1)调节剂,用于治疗复发型多发性硬化症(MS)成人患者,包括临床孤立综合征、复发-缓解型疾病和活动性继发性进展型疾病。Ponvory在降低年化复发率方面的疗效优于已确立的口服治疗,
    2021-03-22
  • 县域医药市场争夺战:未来十年 这9亿中国人用什么药
    12年前,在国内一家顶级医药集团工作的王宇(化名),借出差的机会,在企业重点布局的大城市三甲医院之外,顺便跑了跑社区卫生诊所和县级医院。
    2021-03-22
  • 逮捕医药代表 执行!
    日前,中国检察网公开了一份起诉书,内容直指两位医药代表的非法行为,因涉嫌受贿罪,被地方监察委员会留置,经研究决定对其刑事拘留,后由地方公安局依法执行逮捕。
    2021-03-22
  • 一批药企 宣布停产
    日前,江西省药监局连续发布3则停产公告。
    2021-03-22

微信扫一扫

300多万优质简历

17年行业积淀

2万多家合作名企业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

猎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