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三招识破网上招聘“陷阱”

发布日期:2011-07-12 浏览次数:348


 网上求职火爆,但同样危机四伏。在2415位经历过招聘陷阱的受访者中,有39.1%的人遭遇过一次陷阱,31.5%的人遭遇过两次,更有11.5%的人表示自己遭遇了五次以上。这就意味着,求职者除了要有过硬的工作能力,更需要有一双识破招聘骗术的火眼金睛。招聘专家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让网上求职者防患于未然。

1:自我保护,避免白费工夫

  求职者招聘时常会遇到笔试环节,然而就有一些单位以笔试为名,提出策划、翻译要求,赚取免费劳动力。这时,千万别自我贬值,不要为了争取工作机会而自愿零工资。特别是当招聘启事中附加急聘、大量求聘字眼时,表面求贤若渴,实则超员招聘,短期内再择优汰劣,剥削试用期劳力。建议大家事先衡量固定底薪是否达到养家糊口的要求,作为雇员,也应该争取自己的福利。

2:小心谨慎,海投三思后行

  海投一度被高校学生奉为求职圣经,然而海投也有可能成为泄露你个人信息的罪魁祸首。面对网上招聘信息,首先要仔细甄别,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一方面可以提高求职质量,另一方面减少上当几率。

  此外,简历中最好不要透露过多的个人信息,注意查看招聘公司的网站内容,可以百度一下或通过114查询,求证对方有无正规的工商注册和联系方式,如果只留QQ号而没有固定电话信息,联系人也只称某先生或某小姐,那八成就是假冒伪劣的了。

3:保持理性,切勿因小失大

  开出诱惑力十足的薪酬,是吸引对行业无知者的常见手段。对于高薪兼职,侥幸心理不可存,逻辑判断很重要。以打字员兼职为例,目前专业录入员的月收入为4000元,但若换成高薪兼职 ,每月可轻松赚得10万元以上,简直无稽之谈。据了解,现在书面文字多可用扫描仪录入电脑,并不需要人工打字,只有作家才会有上万字的手稿,企业一般不会涉及。

  另据业内人士透露,某些公司为了博得质量更高的求职者,常会篡改职位名称。例如把保险销售员写成财政计划者等。这些冠冕堂皇的职位名不副实,求职者可得睁大眼睛,以免受骗上当。而保证年薪在多少之上的字眼,通常出现在以提成为主要收入的行业。是否能实现,最终还需看个人的表现及能力。

  最后,当你遇到需要收取押金、服装费等费用的用人单位,更要睁大眼睛,因为法律规定单位是不能收取这类费用的。idxdy0003

 

文章推荐
  • 齐鲁两款1类新药来势汹汹 剑指1000亿市场
    近日,齐鲁制药有2款1类新药获批临床,分别为引进的VB4-845注射液及国产1类新药注射用QLS31901。米内网数据显示,2021年至今齐鲁制药已有2款2类改良型新药获批上市,3款创新药申请临床,其中2款已获批临床。
    2021-03-22
  • 杨森Ponvory获FDA批准上市 治疗复发型多发性硬化症
    3月19日,强生(Johnson & Johnson)旗下杨森(Janssen)公司宣布,美国FDA批准了Ponvory(ponesimod),一种每日一次的口服特异性鞘氨醇-1-磷酸受体1(S1P1)调节剂,用于治疗复发型多发性硬化症(MS)成人患者,包括临床孤立综合征、复发-缓解型疾病和活动性继发性进展型疾病。Ponvory在降低年化复发率方面的疗效优于已确立的口服治疗,
    2021-03-22
  • 县域医药市场争夺战:未来十年 这9亿中国人用什么药
    12年前,在国内一家顶级医药集团工作的王宇(化名),借出差的机会,在企业重点布局的大城市三甲医院之外,顺便跑了跑社区卫生诊所和县级医院。
    2021-03-22
  • 逮捕医药代表 执行!
    日前,中国检察网公开了一份起诉书,内容直指两位医药代表的非法行为,因涉嫌受贿罪,被地方监察委员会留置,经研究决定对其刑事拘留,后由地方公安局依法执行逮捕。
    2021-03-22
  • 一批药企 宣布停产
    日前,江西省药监局连续发布3则停产公告。
    2021-03-22

微信扫一扫

300多万优质简历

17年行业积淀

2万多家合作名企业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

猎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