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高职“招生难”

发布日期:2011-07-22 浏览次数:319

                               
 

    7月,火热的招生季,一场生源大战在中国大地上热闹进行着。与
北大清华、复旦交大等万人追捧的名校为“掐尖”打的不可开交的状
况相比,高职高专类学校的“收尾”工作就显得太过冷清:即便是分
数一降再降,甚至推出免试注册入学的招数,也未必能换得低分考生、
落榜考生的青睐。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2010年陕西省共有8万多名达到全省高职录分
线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弃报志愿。连同征集志愿和补录,仍有5万多人放
弃上高职。
    而在考生纷纷弃高职而去的背后,是高职教育发展从观念到专业
再到就业的种种不平衡。使尽浑身解数也未能挤进招生大战的高职院
校,也许需要重新审视自身。就在一片喊“难”声中,2010年咸阳职
业技术学院实际报到新生依然达到3955人,高职报到率达91%。在此之
前,2006年,学院招生1200多名,是2005年的5倍多。
    2007年,实际报到新生3291人,是2006年的近3倍。2008年招生人
数更是达到创纪录的4403人,生源地从陕西扩大到山西、河南、湖北、
宁夏、山东等6个省区,第一志愿填报率高达325.7%,在全省同类院
校中遥遥领先。2009年,学院计划招生3000人,实际报到3272人。这所
地处关中平原腹地,组建仅6年,集中办学只有5年的市属高职院校招
生人数一路高走、连年爆满,一个高职院校求解“招生难”的样本一
跃而出。
          
                  解答一:上高职也是上大学
      
    2005年,咸阳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成立并开始招生,当年学院高职
招生计划600人,实际报到却只有32人,连同其他各类学生加在一起,
总共也只有200多人,而当时的教职工人数却有将近500人。
    严酷的市场给刚刚从四所中专学校合并升格的新学院带来当头一
棒:招生难,问题的症结何在?
    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就是上高职不被认可为是上大学。多数学
生,尤其是学生家长,视普通学历教育为“正途”,视职业教育为“
次等教育”甚至“末流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虽然属于高等教
育范畴,但被学生和家长们看低,认为孩子没考进本科、进了高职,相
当于“没考上大学”。
    2010年陕西省共有8万多名达到全省高职录分线的应届高中毕业
生弃报志愿。后来,连同征集志愿和补录,仍有5万多人放弃上高职。
    这么多弃报志愿的学生到哪儿去了呢?经调查,其中65%的考生
选择了复读补习,来年再考本科院校。
    生源是学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要走出“招生难”的困境,必
须扭转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和误解,帮助考生和家长正确认识职业
教育、正确认识学院。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是高技能人才,而这些人正是一个社
会人才“金字塔”的底座和中间部分,被人们称为介于白领和蓝领之
间的“银领”。随着我国产业升级的进一步加快,对高技能人才的需
求已经日益凸显出来,在很多地方甚至出现了高技能人才的用人荒。
    为了让职业教育的理念得到更多人的认同,咸阳高等职业技术学
院上至书记、院长,下至一般职工,组成宣传大军,走村入户,深入
考生、家长,宣讲党和政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决策,宣讲职业
教育惠及民生、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
    尽管固有的传统观念并不能在短时间彻底消除,但坚冰正在慢慢
融化。通过全员宣传,媒体宣传,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渐渐改变了
对高职教育的偏见和误解,于是才有了2006年以后的招生翻身仗。
         
                   解答二:专业跟着市场走
             
    2005年陕西省乾县师范学校、彬县师范学校、仪祉农业学校和咸
阳市体育运动学校四所中专学校合并升格为咸阳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刚刚合并的学院原有的专业以师范、农林、体育为主,专业结构
单一,专业关联度不高,市场需求疲软,毕业生就业困难。如果不对
专业进行革新,愿意报考的学生就会越来越少。而专业究竟要向何处
发展,则直接考验着学校领导对高职教育的理解和把握程度。
    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根据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
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来设置和调整专业。
    “我们的专业设置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咸阳本地的人才需求。咸阳
是中国制造业基地、电子工业基地、能源化工基地、畜产品生产加工
基地和医药保健基地。同时,咸阳又是闻名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旅
游业得天独厚。”学院一位领导这样分析,“所以,我们在专业设置
上,打破传统的专业架构,围绕区域优势主导产业做文章。”
    经过调整后,机电、电子、能源化工、建筑等工科专业成为学院
的主打方向;医学、旅游等新兴服务类专业是学院整体专业架构的重
要支撑;畜牧兽医既是学院的传统优势专业,也是区域优势产业人才
需求旺盛的专业,要办出特色、办出品牌;师范、园林等传统优势专
业仍有一定人才需求,将通过改造、提升开拓新的发展空间。而体育
类专业就业市场狭小,学生报考率低,则果断停办。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专业布局进行优化调整,极大地调动了
考生报考学院的积极性。护理、石油化工生产技术、建筑工程管理等
新兴专业2008年首次招生即分别达到607人、384人和292人。数控技
术、机电一体化、应用电子等专业招生人数更是连年居高不下。”学
院这位领导介绍说。
         
                 解答三:边学边干的大学教育
          
    作为职业院校,要从根本上解决招生问题,关键还在于提高办学
质量,在于能不能真正培养出用人单位欢迎的高素质、高技能专业人
才。
    而高等职业教育目标是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学生的
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强调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并重,
毕业生具有直接上岗工作的能力。
    “因此,在人才培养上,我们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采取教练融
合、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思路。”这位学院领导介绍说。“我们先后
累计投入资金6000多万元,完成了中央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项目建设和
陕西省‘民生八大工程’职业教育综合性实训基地项目建设,建成实
验实训室188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45个,使90%以上的实践教学项
目均可在院内完成。”
    与此同时,把工厂“搬”进校园,把校园办进工厂,完全按照职业
要求对学生实行企业标准化实训和一对一现场教学,也成为提高学生
的职业技能的有效途径。   
    2010年6月7日,学院与西安聚合软件有限公司“IT实训基地”校
企合作项目正式启动。首批70名学生在基地进行为期三周的实训。
    2011年3月,学院与咸阳凯泽电子有限公司启动射频盒产品加工制
造二期校企合作项目,依托学院生产性实训基地,完成5.8万件374型
射频盒加工制造,使学生了解电子产品生产工艺,掌握工艺操作技能。
    近年来,学院先后与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公司、西安森舍公司、
咸阳凯泽公司等多家企业合作,加快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同时整合
院内实验实训室,构建“校中有厂、厂中有校”的实训基地建设格局。
          
                 解答四:就业不是劣势是优势
             
    尽管在招聘时重学历、轻能力的现象仍时常发生,但不可否认的
是,随着高职类学校加强对技术类人才的培养,动手能力强已经让越
来越多的高职生成为就业市场的香饽饽。
    根据第三方教育咨询机构麦可思每年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
告》看出来。报告显示,从2006届到2009届,高职毕业生与本科毕业
生差距由7.2个百分点缩小到2.2个百分点,2009年的高职就业率达到
88.1%,高于本科院校的87.4%。
    订单式培养已成为高职类学校保障就业的必杀技。“我们在进行
校企合作的同时,还积极邀请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专业的
设置和课程开发,探索推行定向班、委培班、冠名班、基地班等多种
形式的“教学——实习——就业”一体化合作模式,为就业打下良好
基础。”学院领导介绍说。
    2009年,咸阳职业技术学院与旬邑县人民政府签订人才培养协议,
为当地订单培养畜牧兽医专业人才。首批招生32人,毕业后由当地政
府安排工作。
    2011年5月,中国电信咸阳分公司与咸阳职业技术学院达成协议,
正式结为合作伙伴,双方将以“订单式”培养模式联合开设“电信班”

    即便不是订单培养,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就业一样火热。
2006年至今,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用
人单位满意率达到98%,不少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就被实习单位就近截
留。2010年11月13日,学院举行2011届毕业生招聘会。包括美的集团、
奇瑞汽车、松下冷机、三星视界等87家知名企事业单位前来招聘。招
聘会原计划提供就业岗位1650个,实际落实就业意向2000多名。
    2010年学院总就业率为97.5%。2011届毕业生3566名,其中3430人
落实了顶岗实习单位,总顶岗率达到96.2%。
    学生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还不算完,学生上岗时,学院还
要派专人护送,无论远近,也无论人数多少。直到孩子们都上班了,
完全适应了,护送老师才返回。
    职业教育说到底,还是就业教育。出口畅则入口通。只有就业有
保障,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学习。因此,在就业问题上,咸阳高等
职业技术学院的重视程度被人形象地比作“嫁闺女”。

 

文章推荐
  • 齐鲁两款1类新药来势汹汹 剑指1000亿市场
    近日,齐鲁制药有2款1类新药获批临床,分别为引进的VB4-845注射液及国产1类新药注射用QLS31901。米内网数据显示,2021年至今齐鲁制药已有2款2类改良型新药获批上市,3款创新药申请临床,其中2款已获批临床。
    2021-03-22
  • 杨森Ponvory获FDA批准上市 治疗复发型多发性硬化症
    3月19日,强生(Johnson & Johnson)旗下杨森(Janssen)公司宣布,美国FDA批准了Ponvory(ponesimod),一种每日一次的口服特异性鞘氨醇-1-磷酸受体1(S1P1)调节剂,用于治疗复发型多发性硬化症(MS)成人患者,包括临床孤立综合征、复发-缓解型疾病和活动性继发性进展型疾病。Ponvory在降低年化复发率方面的疗效优于已确立的口服治疗,
    2021-03-22
  • 县域医药市场争夺战:未来十年 这9亿中国人用什么药
    12年前,在国内一家顶级医药集团工作的王宇(化名),借出差的机会,在企业重点布局的大城市三甲医院之外,顺便跑了跑社区卫生诊所和县级医院。
    2021-03-22
  • 逮捕医药代表 执行!
    日前,中国检察网公开了一份起诉书,内容直指两位医药代表的非法行为,因涉嫌受贿罪,被地方监察委员会留置,经研究决定对其刑事拘留,后由地方公安局依法执行逮捕。
    2021-03-22
  • 一批药企 宣布停产
    日前,江西省药监局连续发布3则停产公告。
    2021-03-22

微信扫一扫

300多万优质简历

17年行业积淀

2万多家合作名企业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

猎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