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位推荐
- 珍格医疗-临床销售 15001-20000
- 地奥制药-医药代表 6001-8000
- 普利德医疗-医疗设备销售经理 面议
- 大唐-兼职招商经理 面议
- 景德中药-直营经理 6001-8000
- 安邦医药-省区招商经理 8001-10000
- 恒瑞医药-医药信息沟通专员 6001-8000
- 黄河中药-学术讲师 8001-10000
发布日期:2011-07-23 浏览次数:346
近年来,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持续走高——今年达到670万,人保部的预计是,未来五年,大学毕业生规模将保持在700万左右——每年政府部门和各个大学,都会出台政策,做大学生的工作,鼓励学生到二三线城市就业、到基层就业,认为这是发展地方经济、缓解地方人才缺乏困难、解决大学生就业、实现大学生基层创业的“多赢”。
而且,政府部门和大学,已经就此总结出了大学生就业的重大变化,诸如“从集中就业(集中地域、集中行业)到多元就业(分散地域、行业拓宽)”,可是,相当数量到基层就业的学生的职业发展路径是:很快对基层工作环境、事业发展空间失望,继而想着离开基层,重回大城市。他们中有部分加入了考研、考公务员大军,有的则很快就“二次择业”。
这其中还包括政府重点推进的基层就业工程的大学毕业生,比如农村特岗教师计划、大学生村官工程等。分析起来,大学毕业生到基层走一遭,又心系大城市,有如下原因:
其一,基层单位并不如上级政府所设想的那样求贤若渴,并能很好理解上级政府的政策精神,因此,对大学生人才,只是听指令安排接收,并没有想好怎样培养、管理、发挥他们的作用,于是大学生感觉备受冷落;
其二,由于缺乏长远规划,基层单位并没有编制解决这些大学生的长远就业,因此,就是大学生在完成计划、工程服务期之后,想继续留下来,也比较困难;
其三,政府部门鼓励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政策,诸如基层就业学生考研优惠、考公务员优惠,给人的感觉就是,到基层就业是权宜之计,大学生的出路还是要离开基层,在这样的政策导向下,很难重视提高基层职业本身的吸引力。
这样的基层就业,能留下什么呢?最大的价值,可能就是延缓了部分大学毕业生的城市就业时间,以及告诉越来越多的学生,大城市才是就业的最终归属。很显然,这与政府和大学设想的政策初衷,严重不符。
大学毕业生就业集中在大城市,这并非大学生就业不理性现象,而是反映出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高等教育发展的极不适应,这从根本上造成了大学生就业的困境——我国每十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为8930人,这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可大学生就业形势却十分严峻,主要在于服务业不发达,在GDP中仅占40%,而服务业是吸纳大学毕业生最多的领域。我国不发达地区、基层单位,所处产业集中为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服务业大多不发达,让大学生去这些地区就业,不匹配是情理之中的,除非这些地方努力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扩大服务业的份额,由此给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和发展的空间。
300多万优质简历
17年行业积淀
2万多家合作名企业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