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位推荐
- 珍格医疗-临床销售 15001-20000
- 地奥制药-医药代表 6001-8000
- 普利德医疗-医疗设备销售经理 面议
- 大唐-兼职招商经理 面议
- 景德中药-直营经理 6001-8000
- 安邦医药-省区招商经理 8001-10000
- 恒瑞医药-医药信息沟通专员 6001-8000
- 黄河中药-学术讲师 8001-10000
发布日期:2011-07-25 浏览次数:278
家住宁波鄞州的历同学上周刚刚参加完单位的新员工军训,正式成为荣安地产的一员。这个爱开玩笑的小伙子说起职业时牛气十足:“搞房产的”,但说就业经历时语气中却有几分失落:“回来是阴错阳差啊!”
今年毕业于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历同学,从去年起就在杭州的各大招聘会兜兜转转,和班上多数同学一样,想留在杭州发展。当时荣安地产的杭州部正在招人,工作地点在杭州,历同学顺利被录用。
父母也支持儿子在外打拼,舍不得的倒是年长他五岁的姐姐。姐姐觉得一家人最好应该在一个城市,相互有照顾,才是幸福。历同学心里开始动摇了。随后情况有了新变化,宁波这边刚好也缺人,上司考虑到历同学是宁波人,便征求他的意见,问他是否愿意回来。
于是,他顺理成章地被调了回来。最高兴的还是姐姐,她家离荣安地产的办公点近,于是慷慨地提出,弟弟可以住在她家,方便上下班。有这样一个姐姐,历同学觉得还是很幸福的。
4个毕业生的就业版本,只是个缩影,但至少透露出一个信息——一方面,许多优秀的大学毕业生渴望去北京、上海等一线大城市寻找发展机会;另一方面,城市生活成本尤其是住房成本的急剧上升,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倾向于回乡就业。最后留在这里工作的,大多是宁波生源的学生,大学生的选择更多,流动性更强。
市人社部门提供的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宁波市最近几年接收外地生源比例呈下降趋势,去年,宁波市接收毕业生46695人,其中宁波生源27763人,占59.4%,同比增长3542人,增幅达5.2个百分点;外地生源18942人,占40.6%,同比减少675人,减幅达4.2个百分点。此外,据不完全统计,宁波高校的毕业生中,仅有四成多学生最终留在宁波工作。
今年的几场招聘会已经初见端倪,不少行业都存在着“岗等人”的现象。比如年初第一场大中专毕业生供需洽谈会,招聘单位共推出岗位4029个,需求毕业生人才19644人,需求量和去年相当,但入场求职的学生人数却只有1.5万余人,仅是去年的一半;7月12日鄞州区举行的夏季大中专毕业洽谈会提供了1000多个岗位,但招聘单位只收到541份简历……
>>>原因 中小民营企业薪酬不高变数多
是什么让宁波不那么“吃香”了?市人口计生委之前发布的2010年宁波市人口发展报告中称,直接原因是因为在宁波企业就业的大学本科以上毕业生,工资和福利待遇相比北京、上海、杭州、南京、广州等城市可能偏低,和其他二三线城市相比又没有明显优势,相比之下物价、房价又偏高。
记者在网上查找了几个城市的工资指导价,宁波今年初次参加工作的硕士、本科、大专毕业生的月薪平均数分别为:3391元、2366元、1991元,而广州分别为4639元、2793元、2138元、深圳为9239元、5073元、3808元。
此外,根据人社部门的数据,宁波市就业毕业生中90%以上是到企业就业,其中85%左右是到民营中小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分析,除了薪酬无优势之外,民营中小企业变数较大,也对就业带来一定影响。
一名专家从深层次上分析,认为粗放式经营模式,低层次产业竞争才是症结所在。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根本不需要高学历人才,许多企业也不会花大价钱去留住高学历人才,所以在这个城市的教育回报率就低,优秀人才想着往外走。
专家分析,中国不同城市类型之间存在明显的教育回报率差异,一些较大城市的教育回报率高,是因为在产业上更具生产率优势,从而产生工资水平效应。也就是说,大城市工资溢价主要来源于高端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这些高端产业明显具有高智力、高收益和高效率的特别,远非一般城市中的中低端制造业和第三产业所能企及。此外,大城市产业集聚度高,同类企业多且企业规模大,因而劳动力更容易在相关产业、企业和岗位间流动。而每次更换工作通常都伴随着一定程度的工资提升,产生收入的增长效应。
专家认为,治本之策是一方面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提高城市生产率优势,另一方面提高职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从而提高劳动者的回报率。
>>>对策 为吸引人才,宁波一直在努力
市人社部门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相关报告中提到,宁波每年新增人才队伍中有46%是毕业生人才。毕业生作为人才资源,不仅是创业创新的基础人才,更是领军和拔尖人才的后备军,在当前推进“六个加快”战略的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是就业工作的当务之急、长远之计、全局之要,必须摆在重中之重。为提高对毕业生的吸引力,宁波一直在努力。
提高中小企业薪酬水平
市人社局人才开发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十一五”期间,市、县两级财政共投入6000多万元资金用于扶持大学生就业创业,全市建立建全了开放式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每年年初的“毕洽会”和年底的“就业服务月”已经成为品牌载体,经过多年的努力,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基本都在90%以上,宁波已经成为全国“最容易就业城市”之一和国家观察毕业生就业的样板城市。
但要留住毕业生仅靠一份工作是不够的,因而下一步,宁波市将加大高校毕业生到中小民营企业就业发展的扶持力度,改进企业人才服务方式,推动人才政策向中小民营企业惠及,帮助企业不断提高专业人才的薪酬水平。
从“最容易就业城市”到“最容易创业城市”
另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吸引更多大学生来甬创业,人才开发处工作人员介绍,大学生创业一方面可以带动更多的大学生就业,另一方面,他们的创业领域多集中在一些高新技术行业和新兴产业,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
目前,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已从2006年的0.8%提高到2010年的1.9%,但和深圳、杭州等地相比依然有不小的差距。下一步,宁波市将进一步完善创业政策,完善教育培训、融资补贴等配套措施,吸引一批层次较高、创新能力较强的大学生到宁波来创业创新。
具体说来,从今年起,宁波市将扩大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范围,市县两级财政每年投入将增加到5000万元用于扶持大学生就业创业;创建大学生创业园5家,每家给予一次性100万元的扶持资助,实施“万名大学生创业培训计划”,先建立3家市级大学生创业培训基地,培养广大大学生创业意识,提升创业能力。每年新增创业大学生1000名以上。
300多万优质简历
17年行业积淀
2万多家合作名企业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