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生"被就业"必须追根溯源
      大学生“被就业”的问题为什么屡禁不止?我们认为,打击不力,这是另一个重要原因。如今,全国教育主管部门发布禁令,我认为,这是必须的。但这还不够,还需要行政处罚,严厉打击。我们要看到高校如此提高就业率的做法,不但让自身诚信形象受损,也侵害了学生的权利。如果连大学这个诚信高地都在引导不诚信,也就背离了教育的本真。各地禁令,年年下发,大学毕业生“被就业”问题为什么至今解决不了?除了制度性的问题,就是听
    2011-06-13
  • 大学毕业选择考研还是就业
      如今大多数选择考研的学生早已不是单纯做学问的心态,而是各种性格、价值观、人生态度交织在一起产生的综合反映。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讲,考研还是就业,成为一个现实的两难问题。   1.切合实际不盲目跟风   先考研还是先就业,是见仁见智。总体来说,要根据大环境,如果大环境对就业有利,不如先就业,但一定要提醒自己,即使是工作了,也要提高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自己的追求、自己的目标。
    2011-06-13
  • 毕业生初入职场“谈薪”有难度
      刚参加完某企业CIO面试,从温州回到武汉的大四学生小文最遗憾的就是在面试中没能真实地表达对薪资待遇的看法。日前,小文接到温州某企业的通知,应聘物流管理职位。最后一轮面试有近40名入围者,其中大部分都是应届生。小文与一起从武汉去的6名入围者分在一组,考官有副总、人力资源总监以及物流、财务、销售等部门的主管。谈到薪酬时,在场大部分应聘者都表示“尊重公司的薪酬标准”,少数几个表明具体期望值的,但也很
    2011-06-13
  • 猎才医药网:毕业生实习应把握机遇
      毕业、择业、就业,是大学生必须直面的人生轨迹。每年的五月,高校应届毕业生,就要开始毕业设计前的最后一课——实习。由于和应聘择业的时间存在重叠,相当一部分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制作简历,出入各类招聘会,对实习往往草率应对,与职场生涯里最重要的一次锻炼机会失之交臂。   实习,是踏入职场前的最后又一次彩排。它既能帮助毕业生更加流畅的完成社会角色的转变,也是对毕业生职场生存能力的一次检验,通过实习,一
    2011-06-13
  • 2010届毕业生工作与职业期待不符
      有六成2010届大学毕业生认为目前的工作与自己的职业期待不吻合,其中,有36%的人认为目前的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有22%的人认为目前的工作不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   2010届大学毕业生中有34%半年内发生过离职,其中本科为24%,高职高专为44%,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是造成离职的主要原因。2007届本科和高职高专毕业生3年内转换职业,最热门的都是销售。   频繁离职不利于毕
    2011-06-11
  • 强化教育管理帮助促进就业
      6月8日,全省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实施学校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强德智体全面教育培养,精心做好2009级学生就业促进工作,推动“9+3”免费教育计划健康有序平稳实施。省委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书记李崇禧主持会议,副省长黄彦蓉出席会议并讲话。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实施两
    2011-06-11
  • 六成大学毕业生三年内获得职位晋升
             6成大学毕业生3年内获职位晋升 自学技能有助晋升     中国网6月9日讯 2011年就业蓝皮书《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今日正式发布。《报告》显示,近六成大学毕业生三年内获职位晋升,课外自学知识和技能对职位晋升最有帮助。     2011年就业
    2011-06-11
  • 学校已将就业率与毕业证书脱钩
      大学生毕业季来临,多家网络论坛近期频现高校毕业生“被就业”问题的曝光帖。发帖网民多称,自己所在的高校为“刷高”就业率,无论是否实际就业都要求学生尽快寻找公司签订三方就业协议,并要求“先签就业协议,再拿毕业证书”,否则就不予毕业。在教育主管部门明令禁止将就业协议或证明与毕业证、学位证发放挂钩的背景下,网络所曝光高校“刷就业率”的情况是否属实?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近日多方采访网帖所涉
    2011-06-11
  •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力争达85%以上
         6月10日,太原市召开全市创业就业工作推进会,今年太原市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在首位,力争年内实现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70%左右,年终总体就业率达到85%以上。     今年太原市创业就业工作的目标任务是:城镇新增就业9.5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28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1万人,创业带动就业2.3万人,转
    2011-06-11
  • 市区整体就业形势稳定
      首期监测结果昨天公布,监测企业的用工趋于平稳,整体就业形势稳定。市区30家重点监测企业,建档期就业人数为26739人,调查期末就业人数26703人,全市实际新增374人,减少410人,净减少36人,减少幅度为0.1346%,被监测企业就业变化不大。   企业人员有出有进,那么很多企业减员的原因是什么?根据分析,自然减员占了绝大多数。   按类型统计,本月全市自然减员398人,占本期全市减员
    2011-06-11
  • 大学毕业生就业瓶颈 力促人才价值实现
    据了解,学院还注重教师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能力,完善生涯规划课教师培训和就业指导课师资培训,让更多的老师可以对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更专业更全面的指导,同时还通过先进的职业生涯规划系统促进在校生生涯规划能力提高和行动计划调整。 就业创业双选择 学生可以创造更大价值 “培养实用化、国际化、个性化的应用型IT人才”是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实现这样的目标,IT实训可谓重中之重。为此,学院
    2011-06-10
  • 强化教育管理帮助促进就业
         6月8日,全省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实施学校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强德智体全面教育培养,精心做好2009级学生就业促进工作,推动“9+3”免费教育计划健康有序平稳实施。省委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书记李崇禧主持会议,副省长黄彦蓉出席会议并讲话。
    2011-06-10
  • 2011年高校汽车专业毕业生
      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2011届毕业生辅导员唐老师也告诉记者,车辆专业基本上不存在就业困难的情况,毕业生都供不应求。“今年车辆专业毕业的151个同学,出国或在国内读研的占了1/3,其余的都去了汽车公司,像一汽大众、一汽技术中心、重庆福特、北汽等。”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2011届毕业生辅导员苏老师也在电话里表示,“今年企业需求量比较大,学生很好找工作,很多企业来学校都招不到
    2011-06-10
  • 就业跟踪比就业率更靠谱
       不仅对了解大学毕业生毕业之后的职业转换、就业的稳定性、晋升、能力要求、培训、自主创业的变化    有重要作用,而且,也提醒我国教育部门和大学,要改变传统的大学生就业统计办法,不能再用初次就业率、半年后就业率来评价一所大学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而应该持续跟踪毕业生毕业3~5年,甚至10年的就业。    客观而言,我国教育部门和劳动人事
    2011-06-10
  • 毕业生就业“冷”专业将被减招或停招
        根据统计显示,法学、动画、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商务、金融学、经济学、体育教育等本科专业的年终就业率相对偏低。在专科层次,体育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会计电算化,以及多个与计算机相关的专业,比如计算机应用技术等,这些专业的年终就业率相对偏低。     相比之下,英语专业没有小语种专业好就业。我省共有3所以上的高校,英语
    2011-06-10

微信扫一扫

300多万优质简历

17年行业积淀

2万多家合作名企业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

猎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