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业生加重就业负担促就业
      福建今年也将举办第三届海峡两岸大学生创业项目对接洽谈会,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项目对接平台。资料显示,“首届海峡两岸大学生创业项目对接洽谈会”上,164家企业251个创业项目参展,大学生5000多人次参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30多个项目,企业与大学生现场签订意向协议7个;第二届海峡两岸大学生(青年)创业项目对接洽谈会上,200个创业项目、连锁加盟项目和创业成果展示项目参会,5000多名
    2011-05-26
  • 大学生就业“怪圈”知多少
      多方联手解决就业难题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喊了10多年,但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究竟是谁的错?”黄贵洲说,现在企业埋怨学生没有实践经验,学生埋怨学校的课程过时,学校埋怨企业不愿给学生机会,成了“三角债”。实际上,只有多方联手,才能破解就业难题。 目前,安博已经与国内数百所院校开展了合作,建立了遍布全国各主要经济区域的实训基地,通过共同研发课程体系、实训、推荐就业,确保学生与企业
    2011-05-26
  • 众多高职职校招生主打“特色牌”
      拥有一技之长,谋一份不错的工作。对于考取省、市重点高中无望的考生,到中职学校学习一门技术是不错的选择。 2011年沈阳市中考志愿填报临近,各职业学校也纷纷使出自己的看家本事,力争在这场招生大战中脱颖而出。   选职校最终要看“就业潜力”   在众多职业学校中怎么分辨优劣呢?辽中县职教中心王帮超认为,关键要看学校的就业潜力。   辽中县职教中心创造性的开展校企“同步人才培养”模式,即企业签
    2011-05-26
  • 大学毕业生求职就业路通畅
         大学毕业生求职困境一方面由于经济现状造成就业形势严峻,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一些大学生尚未做好就业准备工作。做好就业准备,首先要明确自己的求职方向。而从对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调查中,我们了解到,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于自己未来的职业选择并没有明确的方向,因此也就不可能做好充分的准备。   明确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接下来就应该充分利用时间做好准备。总的来说,大学生应该从两个方面完
    2011-05-26
  • 毕业生要不断寻找就业金钥匙
      信息化产业前景广阔   说起电子商务,可能有些人不熟悉,然而说起淘宝网,你一定不会不知道。除了淘宝网,五花八门的团购网也是电子商务的一种。网购将电子商务带入人们的视野。   “十二五”规划将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及重要部门信息系统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的重要工程。纲要中,还提到构建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   近年来信息产业以3倍于国民经济的速度发展
    2011-05-26
  • 毕业生就业三个985求职不受苦?
            究竟该如何对待求职路上的这道坎?       美国《时代周刊》曾在一则报道中列举了十大学校失败、考场无功、职场成功的精英故事,包括比尔·盖茨、史蒂夫·乔布斯以及老虎·伍兹。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陈宇教授说:“如何选人、用人,是一种企业行为,外部人士无法对其进行干预。我们能做的就是借助媒体的力量多报道
    2011-05-25
  • 帮您孩子开拓广阔远大就业
    一、校企合作——是保证高就业率的举措 “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如何让学生顺利找到满意的归宿?找到工作后,如何保证学生能最快地进入良好的工作状态?”——这是我院一直重视、不断探索的课题。“校企合作签约”是解决这一课题的有效方式,我院在这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苏州科技文化中心、园区金鸡湖大酒店、园区机关事务管理处、园区欧陆生化科技有限公司、苏州中茵皇冠假日酒店、苏州捷能电力设备有限公司、上
    2011-05-25
  • 独立院校的毕业生就业有保障
          201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已经逐步接近尾声,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与就业压力,作为独立院校而言如何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成为学校、学生以及社会各方面关注的重点。“热门专业”是否“遇冷”,学生该如何选择岗位,学校该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并做好学生的就业工作呢?为此,记者走访了川内几所独立院校。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积极开展校地企合作,通过实行“专科2+1”、“
    2011-05-25
  • 学历认证成“海归”求职通行证
            “留学生在国外镀金非常需要学历认证,主要是因为现在留学生留学国家范围越来越广,很多国外学校在国内并不知名。”哈尔滨市某保险公司人力资源部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该公司就曾招聘了一位假“海归”并予以高薪职位,但因其能力不济遭到同事怀疑,后来发现其文凭有假。这位负责人说,要对“海归”的学历背景进行调查对于目前很多企业的人
    2011-05-25
  • 三商贯通打磨出毕业生真实学力
       当前许多大学毕业生并不缺乏专业知识,但是知识并不等于智慧和能力。正因如此,用人单位往往首先看重的是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然后才是专业知识。一般来说,经过多年学习,大多数学生具备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关键问题是如何灵活运用知识,如何把已有知识用自己的方式创造性地加以重新组织和发挥。知识的运用和创新并不仅仅取决于个体的智商,而且离不开情商和行商。   长久以来,“知识就是力量”广为流传,人们认识到知
    2011-05-25
  • 毕业生就业做好四个转变
      从“一步到位”向“先就业、后择业”转变。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比较实际的方法是先找一份工作做着,然后再寻找新的机会。2003年,某城建规划专业毕业生招聘到乡政府做临时工作,经过一年多努力,去年9月,该同学成功考入区建设局下属事业单位。然而,生活中有好多令人心痛的例子,源于传统思想的束缚,在等待“铁饭碗”过程中沉迷于网游,思想颓废,孤立于现实社会之外,最终被社会淘汰。   从等待就业向自主创
    2011-05-25
  • 90后大学生的另类求职技巧
    一、看报纸招聘(碰运气) 曾经有很多人依靠报纸上的招聘广告来投递简历,但由于报纸版面有限,招聘广告数量不很多,因此工作选择面太窄。同时报纸上刊登的内容不够具体,不能对公司有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只能凭简单的介绍,选择到自己认为较合适的职位。他们当中很少人会通过买报纸寻找招聘信息,一是选择面窄,二是本身就不爱看报。 二、“跑楼”毛遂自荐(有点像“赌博”) “我是来应聘的,能不能给我一次面试的机会
    2011-05-25
  • 毕业生就业职场惨败10大习惯
      一、错误地把专业当能力   其实,我们所学的专业只是我们在高考时所填报的志愿,这其中蕴涵着我们的追求和兴趣,但更多的却是盲目和无奈。专业只是一种知识,一个社会分工的特定领域的系统集成的理论知识及方法,但它却不是能力,更不能够代表什么,当然,在理论的学习会有一些解决实际操作的方法,但这并不是你专业的全部,而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再加上教材的落后教法的死板都给实际不多的能力部分达了折扣。
    2011-05-25
  • 毕业生就业该怎样面对种种签约
    慎签几种存在侵权的合同 近几年来,由于涉及劳动争议的案例增多,求职者也日益注重劳动合同的签订,但一些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由于没有经验,缺乏识别合约中存在侵权行为的能力。笔者调研走访后,总结出毕业生以下几种劳动合同慎签。 一是“一边倒”合同。这类合同的内容往往明显偏向用人单位,多数是用人单位事先根据自身利益拟订,抱着“你不干总有人干”的心态,只强调用人单位的权利和务工者义务,对求职者利益涉及很少,且
    2011-05-24
  • 大学毕业生谋职变“闪婚”为“试婚”
          江苏大学召开招聘会,参与招聘会的企业既有镇江及周边城市的近60家单位,也不乏搜狐、万达、欧尚、八佰伴等著名企业。然而,与众不同的是,这次招聘会提供的却是1100多个“兼职”岗位,前来谋职的大学生戏称这是 “闪婚” 变“试婚”的过程。 “现在不出去到企业锻炼一下,获取相关的工作经验,等到大四找工作时就晚了”。记者在现场发现,参加招聘会的大多都是
    2011-05-24

微信扫一扫

300多万优质简历

17年行业积淀

2万多家合作名企业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

猎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