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后”求职 在工作中寻找乐趣
        任何时候新一代似乎都受到特别的关注,因为他们身上打上了标志这个时代的鲜明烙印。对于新一代,似乎都有人来褒贬一番,或者忧心忡忡,或者赞扬嘉许。不同时代人们给予的定语都不同,我们可以记起的词语有过去的“迷惘的一代”、“愤青”、“垮掉的一代”,到现在的“新新人类”。但不论怎么说,每代人都是历史长链中的一环,只是历史赋予每个时代的使命不同。   
    2011-08-03
  • 大学生无“选择”就不“失业”
      毕业季已过,社会上仍有一些“毕剩客”。他们并非无业可就或不想工作,而是为找一份对口高薪的工作,主动放弃一些就业机会,这样的情况被称为“选择性失业”。选择性失业与大学生就业难不同,两者存在“主动”与“被动”的差异,面对“选择性失业”有些人将矛头直指大学生,批评他们好高骛远、眼高手低。   在网民对“选择性失业”的议论中,对其批判的声音占了上风。他们认为选择性失业说明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和就业预期不
    2011-08-03
  • 看清招聘市场理性求职
        转眼间2011年已经过半,随着今年应届毕业生们都相继参加工作,租房潮、求职热暂时告一段落。盘点今年上半年招聘需求最旺盛的十大行业,销售客服、软件编程、物流采购、市场拓展、电子商务、快速消费品零售、广告会展、教育培训、生物医药、地产中介这些行业人员需求量较大,且从业者就职速度比较快。     另外,网站上第二季度招聘情况表明,今年
    2011-08-03
  • 警方向求职大学生支招
      提防非法中介机构。一定要到有资质、信誉好的职介中心找工作。进门先看该职介中心是否有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介绍许可证和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只有具备这两证的职介中心,才能从事职业介绍工作。   小心在娱乐场所上当受骗。应聘前要清楚应聘岗位从事的工作内容和性质,不要被眼前的高薪所迷惑。   发觉被骗及时报案。一旦发觉上当受骗,要及时向招聘单位所在地的人事局人才市场管理办公室、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或公
    2011-08-02
  • 合理规划求职之路
      不对口现象文科生更明显   他的同学,工作与专业不对口的现象较为普遍,有的同学进了媒体,有的同学进了企业,也有的同学自主创业。阎芳老师指出,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确存在工作与专业不对口的现象。“大学更多的是培养学生一种综合能力和思维方式,学生能够在很多领域驾驭好自己的工作也是一种能力和水平的体现。”   应届生在求职时看重哪些因素?职业发展前景以41%的比例居于首位,薪酬福利占16%位居第二
    2011-08-02
  • 应届毕业生“闪辞族”增多
      毕业生:“闪辞”原因多种多样 工作太单调,辞职 小辛今年6月份从河北一所大学英语(论坛)系毕业,在校时成绩优异,5月份还没正式毕业就已经拿到了省会某著名英语培训机构的入职通知。专业对口,待遇不错,很多同学对此羡慕不已。两个月见习期过后,该转正了,小辛突然辞职。“我的工作太单调了,整天就是不断地重复,没有什么学习和提升的机会,不利于我以后的职业发展,还是不要签合同了。”最后,小辛
    2011-08-02
  • 毕业生“选择性失业”该不该
          造成大学毕业生选择性失业的原因     造成大学毕业生选择性失业的原因是什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进行的调查显示,66.5%的人认为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预期太高”;64.1%的人认为是“社会资源向少数行业倾斜,行业待遇差别过大”;62.5%的人认为是因为“高校教育和社会需求脱节”;54.3%
    2011-08-02
  • 感悟职场直面人际挑战生存
        暑假已经过半,在过去的一个多月时间里,许多在校大学生都通过社会实践、公司实习、打工兼职等方式,与社会“亲密接触”,提前感受竞争压力,为今后走向社会“预演习”。   初入社会,这些生长在象牙塔中的学生是“水土不服”,还是如鱼得水?梦想和现实之间到底有多远?收获又如何?我们找了三位大学生,听一听他们讲述的暑期社会初体验。   ●职场初体验:   当白领也不容易   讲述人:
    2011-08-02
  • 选择性失业别光指责大学生
      总体来看,大学毕业生选择性失业于己于国均不利。就大学生而言,选择性失业的弊端显而易见,它意味着在从学校迈向社会的起始阶段遭受挫折,对个人心理和成长道路都有负面影响;就国家而言,一部分大学毕业生选择性失业与某些单位的缺岗现象和低素质员工的顶岗现象并存,既造成了人才浪费,不利于优化整个社会的人才资源配置,也不利于提高企业和社会的经济效益。   于是,一种声音甚嚣尘上,纷纷指责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和择
    2011-08-01
  • 多项优惠政策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
        家庭困难毕业生优先选拔   另外,《意见》在关注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也有一些新规定。《意见》提出要在提供常规化服务的同时,采取援助性措施,重点解决好特困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要采取重点推荐、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见习等措施,以及按规定落实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免费参加各类招聘会、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等就业援助政策,帮助困难毕业生群体就业。建立困难群体毕业生信息数据库,开
    2011-08-01
  • 计算机专业机械专业都吃技术饭
        计算机专业人才供不应求的紧俏时代已经过去,人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首先,用人单位普遍提高招聘门槛。有些用人单位强调应聘者的英语水平、IT证书,有些用人单位则要求应聘者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三年以上行业工作经验,这些导致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初次就业率走低,起薪下降。其次,计算机专业与通信工程、自动化、电子技术、电子商务等相近专业间相互挤占就业岗位,就业空间逐渐“缩水”。再次,
    2011-08-01
  • 如何培养涉外企业应用人才
      理性分析需求特征,明确就业力提升的指向性目标   全球化的进程、国际化的环境给大学的涉外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涉外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也给大学教育提出了新的期盼。一是具有国际意识:以开放的心态、宽广的视野认识和理解国际事务,站在全球的高度来思考问题并做出决定;二是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口头表达正确流利,书面表达清晰准确;三是丰富的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和专业化办事的水平,熟悉
    2011-08-01
  • 地铁专业紧俏 人才需求缺口大
      虽然杭州地铁人才培养计划从2007年就已开始,但由于种种原因,人才培养的规模并不大。以签约院校之一的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今年该专业毕业146人,远远满足不了市场对地铁人才的需求。   目前,国内一些本科院校,如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也陆续开设了与地铁相关的专业。这些院校培养出来的本科生,毕业后一般将进入技术、管理层。但在地铁运营初期,急需的是受过操作训练、愿意服务基层的一线工作
    2011-08-01
  • 职场“跳蚤”渐成风景
      应聘者在现场登记求职 昨日,为期两天的河北省2011年夏季人才交流会落幕。记者走访发现,和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一同走进招聘现场的,还有数量相当的“骑驴找马”的跳槽者。 求职者  跳槽原因各不同 为期两天的交流会上,共有近2万人求职。而经记者走访发现,与以往的大型招聘会相比,此次交流会的职场“跳蚤”真是不少。他们有的是为寻求高薪,有的则是为了谋求更好的职业发展前景。
    2011-08-01
  • 男性求职压力略大于女性
    近六成就业机会来自制造业 二季度,全省省辖市各类就业服务机构招聘各类人员 209.6万人,与第一季度相比增加19.4万人,增加幅度10.2%;进入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找工作的求职人员共190.8万人,与第一季度相比增加34.9万人,增加幅度为22.39%;求人倍率为1.10,与第一季度相比减少0.12。从具体行业看,制造业“缺口”最大,用人需求124.2万人,占总需求人数的59.27%。 技校生受
    2011-08-01

微信扫一扫

300多万优质简历

17年行业积淀

2万多家合作名企业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

猎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