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求职失败的5大心理症结
        不愿到基层去吃苦     大学生刚刚踏入社会,刚进入企业,很难立刻进入角色。一些公司规定所有新参加工作的大学生都要到一线去锻炼一年,有的同学一看不能马上搞设计、搞管理工作,要“吃一年的苦”,就打退堂鼓不愿意干了,白白丢掉了很好的工作。 独立性欠缺     许多大学生在学习中只知死啃书本,没有足够的社会
    2011-04-29
  • 毕业生来深求职人员连续增长
        由于求职人数不断增长,劳动力供求缺口不断缩小,一季度缺口达70余万人,二季度42.8万人,三季度仅为41.3万人。   市劳动保障局就业管理处处长宋献华分析认为,三季度来深求职人数创新高有五大原因:一是三季度进入大学生找工作的高峰季节;二是我市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特区内从850元提高到1000元,特区外从750元提高到了900元,增强了吸引力;三是劳动保障
    2011-04-29
  • 让“软待遇”成为吸引人才的硬招
      3月18日,某中央媒体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对2948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0.3%的人认为单位的“软待遇”对自己重要,其中24.4%的人表示“必不可少”,55.9%的人表示“比较重要”。这表明企业“软待遇”已成为留住员工的重要因素以及求职者衡量企业好坏的重要标准。现在企业“软待遇”的好坏,已直接决定企业在人才争夺战中的胜负。   什么是“软待遇”呢?一般来说,“软待遇”即除工资之外的福
    2011-04-29
  • 为谋好职位花钱买张“脸”
         日前,高校毕业生又进入新的求职高峰期。考研落榜以及还没有找到工作的同学都开始了自己的求职之旅。有人表示,担心因为“面子”问题而被招聘企业拒之门外,因此,为了求职而整容的高校毕业生越来越多。   外在美貌诚可贵内在修养价更高   记者调查发现,房产公司及企业的置业顾问、文秘、翻译、助理等岗位普遍有身高、外形之类的限制。解放军105医院的陆医生告诉记者,现
    2011-04-29
  • "知"到用时方恨少 求职前三大能力需"恶补"
       “到了求职时,才发现自己原来好几个方面的素质都准备不足!”时下正是大学毕业生求职高峰,不少求职者都会发出这样的慨叹。如何从“过来人”的教训中吸取经验,在毕业求职前“恶补”必需的能力?羊城晚报记者连日走访了市内部分招聘会,就此展开调查。   心理承受能力:巧过“压力适应期”   目前人才市场上普遍的“底薪+提成”薪酬模式,给很多大学生求职者提出了一个挑战———你的心理承受能力是
    2011-04-29
  • 避开求职竞争热点 检验鉴定等职业机会多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月光族”、“日光族”、甚至“蚁族”、“啃老族”的“毕业失业族”逐年增多,在社会上形成了一股“米虫”势力,影响着国家的教育和就业现状及发展。同时,职业选择的“扎推”现象也日渐左右着大学生及在职人员的职业规划。     据教育部最近公布数据显示,2
    2011-04-29
  • 毕业生网络求职成就业新渠道
    网络求职成就业“新宠”       毕业后近一年的时间里,在异乡的城市兰州,我以一个外来人的身份奔走在人才招聘会场、应聘公司、学生家、出租屋之间,生活显得乏味而无趣。在找工作处处碰壁后,我庆幸自己还拥有一份家教工作,那微薄的收入能够维持我的基本生活。固然我内心深知这并不是我所追求的工作生活。     一个人匆匆忙忙的游走在
    2011-04-29
  • 成就青春梦想规划人生方向
          山东省菏泽市的王怀强是体育学院的大一新生。去年刚入校不久,他就拿到了一个双向选择表,上面明确记载着体育学院每个任课老师的个人信息,自己可以根据老师的综合情况,结合自身特长和专项选择导师。   在本科生中创立导师制,为学生导学、导心、导向,是体育学院这几年的一个创新之举。   学院党委书记曹忠俊告诉记者,“刚入大学校门的学生,从被动式学习向自主式学习转变,大多
    2011-04-29
  • 留学生回国就业前景看好!
          另外,加国有些专业领域水平世界一流,比如在生物工程、环保系统、航空航天、水处理、分子学等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李立维说学习这些专业的高学历留学生也可考虑回国。 最后,他说由于中国人口多、市场大,一个国内没有的“小技术”也可以养活一个公司。    比如一个德国留学生曾把先进的人工关节技术带回中国,与北大医学院教授合作。李立维认为加拿大可以越冬却不枯萎的草坪可以带到中国北方。他对枫糖制作技术
    2011-04-29
  • 毕业生就业应该从网络抓起
      高校毕业生们不得不思量,真要让“毕业等于失业”成现实吗?国家工信部网络营销学院陈老师指出,大学生找工作可以试试网络找工作,要学会利用互联网营销和推广自己,如何提高网上求职的成功率了?给出了如下你的一些建议:   第一,选择适合自己的网上招聘会。有的网上招聘会针对的是有工作经验的社会求职人员,应届毕业生即使投了简历,也会因为不符合条件,而被用人单位退回。   第二,拓
    2011-04-29
  • 企业进驻厦门高校揽才 毕业生“骑驴找马”
        2011届高校学生临近毕业,校园招聘日渐升温,许多企业争先“进驻”各大高校争夺优秀人才;而待价而沽的毕业生却不慌不忙,大多持观望态度。   厦门理工学院2011届毕业生春季招聘会24日举行。86家进校招聘的企业提供1800多岗位,吸引来自厦门周边高校5000多人前来应聘。校方称,尽管今年招聘单位普遍提高薪酬,更注重与应聘者互动,但毕业生签约率并未随就业形势好
    2011-04-29
  • 全市今年将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2011年我市就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深入推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推动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体系,健全就业援助长效制度,努力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   3月30日召开的全市就业工作会议指出,2011年全市就业工作目标是: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2万人以上,失业人员再就业3.3万人,
    2011-04-29
  • “走出去”改变大学生就业观
        在今年的暨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中,汤湛目前的签约薪水算是比较低的,起薪每月2000元;工种也算比较辛苦——做一名钢结构技术员,工作地点在建筑施工工地。公司人力资源专员告诉他,接受这份工作就意味着今后一年当中,至少会有半年时间回不了家。     做出这样的选择,汤湛有自己的考虑。曾有一些看似更加体面、收入待遇更加优厚的
    2011-04-29
  • 人才培养需要紧盯社会需求风向标
           今年毕业的学生已经有75%以上落实了就业单位”——2011届本科生的最后一个学期刚刚开始,合肥工业大学6000多名即将毕业的学生,就有近5000人签订了就业协议,虽然近几年毕业生一年比一年多,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统计显示,车辆工程、资源勘查工程等专业的学生,早在上个学期就被用人单位“抢订”一空。   合肥工大还注重对“隐性”需求的研
    2011-04-29
  • 多方统筹缓解毕业生就业难
        “招工难”、“用工荒”现象已经成为现人才市场里最突出的问题,在劳务市场、人才市场的招聘会上,记者依旧能看到成群结队的求职者苦苦寻觅着那份自己心仪的工作。近日,记者了解到,只要用人单位能降低工种标准,求职者能放低心态,再加上职能部门的正确引导和培训支持,“招工难就业难”是可以缓解的。     近日,记者来到市人才交流中心,这里正在
    2011-04-29

微信扫一扫

300多万优质简历

17年行业积淀

2万多家合作名企业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

猎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