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中介骗钱用工求职要小心
      “春节过后,返城农民工、即将毕业的大中专学生都前来求职,企业也根据用工情况招聘工人,这也促成了节后的招聘高峰。面对红火的人才市场,不少黑中介也忙得不亦乐乎。”兰山区人才市场主任顾远东说,“不要以为站在人才市场外的都是求职者,这里面有大约三分之一的人是黑中介。”顾主任告诉记者,这些黑中介长期在人才市场外活动,骗取用工企业和求职者的钱财。   求职、招聘要到正规人才市场   顾主任提醒广大用工
    2011-02-12
  • 零简历,求职难在哪里?
    半天下来只有一人来问了问 陈思渝旁边有两个机械企业也在海报上写出了学徒工职位,但半天下来都没有捞到一份简历,只有一个从农村出来找工作的家长想帮娃儿问一问,但因为年龄不够16岁也只好作罢。 “小点的娃儿都去读技校了,半路改行的不多。”应聘冲压工的王成福告诉陈思渝,农村出来的多少都带点技术,学徒工还不如正式技工好招。 “今年技工收入看涨,但还是不太好招。”智成人才市场负责人万成伟分析说,重庆工业
    2011-02-12
  • 毕业生就业薪资期待低者压力大
      调查同时称,期待去政府机构、科研事业单位的求职心理压力最高,期待去外企和民企人群认为求职压力“很大”的比例相对较低。专家分析,这主要源于前一类单位竞争激烈所以心理压力大。   据悉,该调查在网上持续了1个月,收回有效问卷2万余份,其中硕士毕业生5125份,本科9848份,高职生5743份。该压力报告只反映了2011届毕业生2011年1月的状态,“压力状态会随着求职过程发生
    2011-02-12
  • 青海毕业生就业率五年来新高
           2010年以来,青海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运行顺畅,相关配套政策不断完善、跟进及时,工作机制和保障机制逐步健全,为应届毕业生实现就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通过报纸发布、网络传输、海报张贴等多种形式,广泛发布就业政策;在相关网站,开辟“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专栏”服务窗口,设立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平台,为毕业生提供信息查询服务。在秋
    2011-02-11
  • 硕士生求职压力低于大学毕业生
         2011届大学毕业生1月份求职心理压力分析显示,无论是总体水平或是高薪期待,硕士生的求职心理压力低于大学毕业生,且期待去"非政府或非营利组织"和"政府机构/科研事业"单位的求职者心理压力最高。     调查显示,硕士毕业生的求职心理压力总体小于大学毕业生。求职心理压力"很大"者占被调查2011届未签约硕士毕业生的3
    2011-02-11
  • 2011年毕业生职业规划指南
        进入新的一年,需要做好新的职业规划,以便随时出发。小编将为你提供2011年职业规划指南针,请抓住每一次机会。     一月二月寒冬孕育求职希望     元旦后,曾经如火如荼的校园招聘逐渐冷清下来,大型招聘会告一段落,招聘企业与招聘信息都少了。毕业生们不必对此惊慌,因为这是应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规
    2011-02-11
  • 女医药英才大学生的就业路
      现在面临毕业的研究生很多人都在27岁左右,就业后就不得不考虑婚姻、生育、家庭等各方面问题。已经有男朋友或有家的择业时有地域限制;没有着落的更为着急,女孩30岁真是离“剩女”很近了,身边总有人提醒你该成家了。毕业一到两年结婚、生子,还处在最佳生育年龄内,可有几个单位乐意上来就将6个月的工资白白给你?   真有一心干事业的,熟练掌握相关业务知识至少也需要一两年时间,等休完产假后才发现所有的东西都
    2011-02-11
  • 医药英才毕业生就业喜中有悲
      “随着经济形势的持续好转,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呈现‘井喷’局面。 ”市人社局有关人士介绍说,其中理工科的需求比重较大,尤其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理工科人才需求明显回暖。   “很多企业前来‘争抢’招聘摊位,但毕竟是数额有限,我们规定连续七天的招聘会,一家企业最多只能参加两天的招聘”市人才市场副主任沈月丰介绍说,目前七场招聘会的所有摊位已全部预定完毕,预计将有900多家企业进场招聘。   记者
    2011-02-11
  • 大学医药英才毕业生跳槽率
       国内高教领域权威调查机构发布的《2010年就业蓝皮书》显示,有38%的2009届医药英才毕业生在工作半年内离职,其中近九成是主动离职。《新闻晨报》评论称,我国教育部门、劳动人事部门和高校,应当重新梳理大学生就业工作,让其从“急吼吼”转向“从容不迫”。    从多年以前地方官员送民工外出务工,到此番重庆地方官员截留民工就地就业,在民工 “走出去”与“留
    2011-02-11
  • 医药英才毕业生就业愁苦
        大学生就业难,已非一日,在我记忆中,大概有七八年之久了。就业难,原因很多,归根结底,一是我们的大学没有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来,学校的整体结构和培养模式都大有问题。二是我们的就业市场,跟大学状况和规模不适应。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政府方面的动力,更需要社会的压力。如果一味制造出些令人欣慰的数字,自我陶醉。就像有重病在身,却一直吃安慰片一样,属于另一种形式的讳疾忌医,后果很严重
    2011-02-11
  • 毕业生求职需警惕的亚健康
          当前正是高校毕业生求职高峰,如何顺利度过求职心理迷茫期,直面初次就业这一人生新挑战?南方人才市场专家接受羊城晚报采访,根据对近年广州地区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研究,总结以下八种常见的求职心理“亚健康”要不得。     “亚健康”之1:片面求稳心理     受传统文化影响,较多的大学生在择业时,往往倾向于从职业的稳定性出发,选择那些所谓的大单
    2011-02-10
  • 职位总是留给有准备的大学毕业生
      大一开始参加招聘会       小杜说,自己从大一上学开始就参加过招聘会。从大二开始到社会上做兼职,到了大四,他自己联系了实习单位,并且顺利签约。     大二、大三两年,小杜先后在一家保险公司、一家外语培训机构和一家补习机构工作过,同时还做家教。小杜说:“其实,刚开始我就是抱着增加社会经验的心态去的,不过去了之后我才发现不仅能够积累经验,还能学到一些为
    2011-02-10
  • 大学生基层就业还缺啥
          提倡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是我国政府不断拓宽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的举措之一。但这项利国利民的良策至今在一些地区还未见大的成效,其中既有许多横亘着的藩篱,也有大学生自己跨越不了的障碍。     今年1月初,我国出台了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7项措施,第一项就是“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这足以说明党和政府对促进就业的重视。这对
    2011-02-10
  • 全面剖析“九成就业率”
    我们认为,阅读这些统计数据应当考虑到一些细致差别。例如在统计指标上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该失业率,其实应为大学毕业生的“半年后就业率”,与一般民众理解的“初次就业率”有相当大的区别。“初次就业率”是指在大学生毕业离校时的就业情况,“半年后就业率”则是由教育部门在学生毕业半年后追踪就业情况整理而来的。诚然,大学刚毕业时就业不稳定的情况很常见,仅就测量就业率而言,初次就业率的确不如半年后就业率
    2011-01-28
  • 大学生求职警惕八种“亚健康”
    精神紧张、迷茫、患得患失……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超过一半人会不同程度出现心理压力,很多表现为心理“亚健康”状态。   当前正是高校毕业生求职高峰,如何顺利度过求职心理迷茫期,直面初次就业这一人生新挑战?南方人才市场专家接受羊城晚报采访,根据对近年广州地区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研究,总结以下八种常见的求职心理“亚健康”要不得。   “亚健康”之一:依赖心理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2011-01-28

微信扫一扫

300多万优质简历

17年行业积淀

2万多家合作名企业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

猎才二维码